8月30日(周六),新唐人第十屆「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聲樂大賽」在美國紐約曼哈頓考夫曼中心莫肯音樂廳(Merkin Hall of Kaufman Music Center)進入第二天賽程。經過激烈角逐,最終11位選手晉級決賽。

比賽現場,歌聲此起彼伏,餘音繞樑。男聲高音明亮純淨,中音渾厚溫潤,低音則飽滿有彈性;女聲則如絲綢般柔滑、層次分明,極具感染力,贏得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作為一項獨具特色的國際聲樂比賽,本屆大賽的複賽再次要求參賽者用美聲唱法演唱一首西方歌劇詠嘆調與一首中文藝術歌曲,且兩首曲目皆不得與初賽重複。這不僅考驗選手的演唱技巧,也展現他們對音樂風格與文化內涵的理解。

選手:比賽是一次心靈與技藝的淬鍊

來自加拿大一所音樂學校的選手Adriana Da表示:「我非常激動能站上這個舞台,尤其是能以中文演唱藝術歌曲,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她認為語言承載文化與情感,而用母語演唱,更能深刻表達作品的內涵。

Adriana也提到,這次比賽讓她交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整體氛圍友好溫暖。首次參加國際聲樂比賽,她表示學到許多。

2025年8月30日,2025年新唐人第十屆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聲樂大賽在紐約曼哈頓考夫曼中心莫肯音樂廳(Merkin Hall of Kaufman Music Center)進入複賽階段。來自加拿大的選手Adriana Da在複賽中表演。(戴兵/大紀元)
2025年8月30日,2025年新唐人第十屆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聲樂大賽在紐約曼哈頓考夫曼中心莫肯音樂廳(Merkin Hall of Kaufman Music Center)進入複賽階段。來自加拿大的選手Adriana Da在複賽中表演。(戴兵/大紀元)

目前就讀聲樂碩士的台灣選手Morris Tien表示,此次參賽的最大收穫,「是從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聲樂家的美聲唱法中了解到,人種先天構造的差別,不會影響到聲樂唱法的上限。」

他發現,華人在運用美聲唱法時,在拓展整體聲音共鳴方面,其實具備某些天生的優勢。他說:「我們天生有前部較明亮的共鳴,那我們需要把原本沒有的那部份開發出來,拓展更完整的共鳴系統,就是從別的選手演唱中學到了(這一點)。」

他進一步說明:「以我的觀察,華人比較容易唱出明亮、靠前的聲音,而許多西方老師則常強調要訓練學生唱出這種『亮度』。他們西方人要努力去做出的那個亮度,在亞洲人或是華人來說,我們天生有那個東西,我們可能要更專注於把空間打得更開。」

2025年8月30日,2025年新唐人第十屆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聲樂大賽在紐約曼哈頓考夫曼中心莫肯音樂廳(Merkin Hall of Kaufman Music Center)進入複賽階段。來自台灣的選手Morris Tien在複賽中表演。(戴兵/大紀元)
2025年8月30日,2025年新唐人第十屆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聲樂大賽在紐約曼哈頓考夫曼中心莫肯音樂廳(Merkin Hall of Kaufman Music Center)進入複賽階段。來自台灣的選手Morris Tien在複賽中表演。(戴兵/大紀元)

回歸傳統 用音樂傳播中華文化之美

來自美國的選手鄭紹豐順利進入決賽。他表示:「這次自己更加熟悉這個舞台,因此比初賽更加投入,也更能享受演唱的過程。當我全心投入時,觀眾也能與我一同感受音樂的力量。」

2025年8月30日,2025年新唐人第十屆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聲樂大賽在紐約曼哈頓考夫曼中心莫肯音樂廳(Merkin Hall of Kaufman Music Center)進入複賽階段。來自美國的選手鄭紹豐在複賽中表演。(戴兵/大紀元)
2025年8月30日,2025年新唐人第十屆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聲樂大賽在紐約曼哈頓考夫曼中心莫肯音樂廳(Merkin Hall of Kaufman Music Center)進入複賽階段。來自美國的選手鄭紹豐在複賽中表演。(戴兵/大紀元)

鄭紹豐曾在上一屆大賽中榮獲銅獎,這次再度參賽,他認為每一次比賽都是一次磨練與提升。他特別讚賞大賽推動傳統文化的理念:「這樣的比賽將中華音樂元素與西方美聲唱法結合,更容易被國際觀眾接受。美聲唱法本身已是世界共通的聲樂語言,透過這樣的融合,能吸引更多人了解並欣賞中華文化。」

另一位選手、三度參賽並曾獲優秀獎的張玉川表示:「每一次參賽我都有很多收穫,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透過觀摩他人的演出,我不斷反思並提升自己。這是一個難得的平台,不但能演唱,更能聆聽到許多優秀的曲目。」

2025年8月30日,2025年新唐人第十屆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聲樂大賽在紐約曼哈頓考夫曼中心莫肯音樂廳(Merkin Hall of Kaufman Music Center)進入複賽階段。來自加拿大的選手張玉川在複賽中表演。(戴兵/大紀元)
2025年8月30日,2025年新唐人第十屆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聲樂大賽在紐約曼哈頓考夫曼中心莫肯音樂廳(Merkin Hall of Kaufman Music Center)進入複賽階段。來自加拿大的選手張玉川在複賽中表演。(戴兵/大紀元)

她也分享自己在現代社會中尋找傳統價值的努力:「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快速變動的世界,我希望自己能回歸傳統,並從歷史和現代中汲取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觀眾:重新認識美聲的力量

曾主修小提琴、目前從商的觀眾Eric Shi表示,自己喜愛傳統藝術與文化,而這正是他特地購票前來觀賞本屆聲樂大賽的主要原因。

「有幾位選手的演唱非常有韻味,唱功也相當出色。」他說。

Eric認為,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聲樂大賽不僅僅是一場技術競技,更是一種文化與精神的回歸:「這場比賽的宗旨是回歸傳統,我看到選手們透過服裝、舞台氣質、曲目選擇與唱法,共同展現一種純真、純善、純美的藝術境界,這非常難得。」

他表示,古典歌劇之所以能歷經數百年仍被世人傳唱,正是因為其內在價值與精神高度。「一種演唱風格或曲風如果能傳承這麼長久,一定有其深層的道理。或許,這正是神的護佑所成就的。」

相較之下,他認為現代流行音樂雖然也能帶來短暫的愉悅,但並不足以真正觸動人心。「而只有這樣的音樂,用美聲唱法演繹的這種作品,才能深入心靈——因為,唯有神能觸動人的心靈。」

連續多年到場觀賞新唐人聲樂大賽的前音樂教師王福花表示,今年參賽者的整體水準比去年高,讓她印象深刻。

她坦言,自己過去對「美聲唱法」並不欣賞,曾認為那不是用「真聲」演唱,聽起來不夠自然。然而,透過多次現場觀賽的體驗,她逐漸改變了看法。「我發現有些選手的美聲唱法,並不是用假聲,而是真聲,具備強大穿透力,能夠直擊人心。」

她說,這樣的演唱不僅悅耳動人,甚至令人感動與喜悅。「這些選手唱出的歌聲直擊人心,讓我感動,甚至滿心喜悅,因為我感受到那是來自神的恩賜。」

來自長島瓊斯海灘的觀眾、前聲樂歌手Soh Young Lee-Segredo在觀賞本次複賽後表示,計劃繼續觀摩明天的決賽。她說:「我認為,新唐人持續舉辦以美聲唱法為主的聲樂比賽,非常值得讚揚。」

她坦言,吸引她的原因正是比賽所展現的傳統藝術。「古典音樂過去被視為高雅藝術,但到了2025年的今天,主流文化大多傾向流行音樂——那種無需專注、形式自由的音樂。可我認為,守護傳統至關重要。」#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