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香港近七十年的傳統粉麵老字號「適來園」正面臨經濟轉型挑戰。第二代掌舵人趙先生接受訪問時透露,因市道低迷,旺角上海街老舖無奈於8月31日結業,未來將專注經營約兩年前開的油麻地店「魚蛋門第 (緣起適來園)」。

趙先生回憶,「適來園」由父親於大排檔年代創立,至今已經營近七十年,不少客人一家三代甚至四代光顧。他表示,雖然當年並非出於本意接手,但想到「若不做便可惜」,才決定承傳父親的手藝。「我們的魚蛋、炆牛腩、豬手、辣椒油,全都是數十年的配方,從來沒改過。」

「適來園」旺角上海街老舖於8月31日結業。(蔡文昕/大紀元)
「適來園」旺角上海街老舖於8月31日結業。(蔡文昕/大紀元)

堅持全人手製作 成本高昂難敵市道

適來園最為人熟悉的是傳統軟漿手打魚蛋。趙先生解釋,昔日香港漁獲充足,魚蛋以本地新鮮魚肉製作,如今須依靠進口,成本遠高於市面批發。「我們用的魚要四十幾元一斤,光是魚的成本已比外面批發價高。現在全港堅持自己打魚蛋的餐廳不超過五間。」

他坦言,堅持傳統雖令食物質素保持水準,但年輕一代對「真正魚蛋」的認知已逐漸模糊。「現在的人覺得魚蛋要嗦嗦聲、彈到地上,其實這是錯的。傳統魚蛋應該軟滑帶鮮味,才是真正的味道。」

老闆堅持全人手製作魚蛋。(蔡文昕/大紀元)
老闆堅持全人手製作魚蛋。(蔡文昕/大紀元)

生意大跌五至六成 舊舖無奈結業

受經濟環境影響,適來園的生意較疫情前跌逾五成,員工亦由昔日十多人縮減至僅餘四人。「我們的舊舖幾乎95%都是熟客,但多年來看著一個個老客逐漸離去,加上各行各業都生意慘淡,來幫襯的機會少了。」

他無奈地說,若要翻新老舖,投資風險過高,因此決定關閉歷史悠久的「適來園」,集中資源經營「魚蛋門第 」

趙先生感嘆,香港傳統手工小食正逐漸消失,「以前街邊大排檔小食五花八門,樣樣都好吃;現在剩下咖喱魚蛋,但其實已經不是真正的魚蛋,只是粉團加咖喱汁。」

他坦言,年輕一代對飲食文化的要求不同,加上宣傳渠道已不再依靠口碑,而是社交媒體,傳統老字號要突圍更見艱難。「我希望至少能在自己這一代,把真正的味道傳下去,讓香港人多吃幾年真正的魚蛋。」@

傳統魚蛋軟滑帶鮮味。(蔡文昕/大紀元)
傳統魚蛋軟滑帶鮮味。(蔡文昕/大紀元)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