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其逾期債務高達1,419.7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時還有442億元債務面臨提前償還風險,相關法律訴訟案件激增。作為曾經的中國房地產龍頭企業,碧桂園如今深陷流動性危機。

碧桂園債務違約規模創新高 法律訴訟案件激增

8月31日,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碧桂園」)發布的最新公告披露,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合併範圍內涉及標的金額5,000萬元以上的未決訴訟、仲裁案件多達344宗,標的金額累計約464億元。

碧桂園統計,截至6月末其合併範圍內逾期債務總額達1,419.78億元。

與此同時,合併範圍內還存在442.05億元債務因觸發交叉違約條款而可能被債權人要求提前還款,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流動性壓力。

財務顯示,碧桂園目前存續債券包括H19碧地3、H20碧地3、H20碧地4、H1碧地01、H1碧地02、H1碧地03、H1碧地04、22碧桂園MTN001和22碧桂園MTN002等9隻債券,總餘額達121.79億元。

有息債務1,029億元 短期償債壓力巨大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碧桂園有息債務總計1,029.32億元,較上年末微增0.32%。其中,短期有息債務高達790.99億元,佔有息債務比例達76.85%,短期償債壓力巨大。

同時,期末各類受限資產規模達1,042.38億元,佔2024年末淨資產的123.48%。

在現金流方面,截至6月末貨幣資金餘額為139.50億元,但其中受限貨幣資金規模高達129.50億元,佔比達92.83%。可自由支配的資金僅有10億元左右,遠不足以應對龐大的債務壓力。

2025年上半年虧損190億元 同比擴大49%

根據碧桂園8月29日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文件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錄得虧損190.8億元,同比擴大49%。碧桂園表示,虧損主要源於房地產行業景氣度持續下行,導致房產銷售毛利無法覆蓋營運費用,同時公司進一步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

碧桂園的財務困境可追溯至2022年9月爆發的債務危機。當時,標普將碧桂園信用評級從「BB+」下調至「BB」,隨後碧桂園申請撤銷評級。2023年8月,穆迪進一步將公司評級從Ba3降至B1(非投資等級)。同月,碧桂園未能按時支付兩筆共2,250萬美元的債券利息。

碧桂園近期的業績均現虧損。該公司2023年全年稅前虧損高達1,673億元,2024年上半年稅前虧損為108億元。儘管2024年虧損幅度有所收窄,但2025年上半年的虧損再增大至190.8億元。

碧桂園的困境並非孤立現象,而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的縮影。中指研究院和克而瑞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1—8月,中國百強房企銷售總額同比下降13.3%。各梯隊房企銷售額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前十大房企銷售額均值為1,145億元,同比下降12.1%。

業界普遍認為,碧桂園的經營虧損和債務危機凸顯了企業面臨的巨大壓力。碧桂園預售房屋數量約為恒大的四倍,其潛在違約影響可能遠超恒大債務危機。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下行,加上房地產行業整體銷售疲弱與市場信心不足,都進一步加劇了房企的生存困境。#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