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舉行大規模閱兵之際,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發出警告,指出中共與俄羅斯、伊朗、朝鮮領導人齊聚北京,是在「直接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本次閱兵於周三(3日)在北京舉行,包括美國與歐洲在內的主要西方民主國家領袖普遍缺席,使得俄羅斯總統普京、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與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Masoud Pezeshkian)備受關注。
歐盟外交主管卡拉斯周三在布魯塞爾表示:「當西方領導人通過外交努力協調之際,一個威權聯盟正尋求快速通道,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她強調,習近平與俄、伊、朝的領導人並肩現身閱兵現場,「不只是反西方的視覺效果,而是對這個建立在規則基礎上的國際體系的直接挑戰」。
分析:疑為中共推銷軍備
閱兵式中,中共展示多型新式導彈、無人機與機械人部隊。新加坡安全分析師Alexander Neill指出,這場閱兵除了軍事展示外,也有明確的政治訊號。「我確實在想,這其中是否也有中國(中共)急於向其它(國家)軍隊推銷這些技術的因素……畢竟這裏也有一些噱頭的成份。」
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在Truth Social上發文批評中共,強調美國在二戰期間曾對中國提供「巨大支持與犧牲」,以幫助其從日本侵略中爭取自由,「理應得到正當紀念」。
他寫道:「請向普京和金正恩轉達我最熱烈的問候,因為你們正在密謀反對美國。」特朗普的語氣帶有諷刺,克里姆林宮則回應稱普京並未「密謀反美」。
有關這四國結盟的警訊並非首次出現。早在今年2月,美媒Vox便曾報道,美國政策圈越來越傾向將中共、俄羅斯、伊朗與朝鮮視為「CRINKs」(China、Russia、Iran、North Korea縮寫),又將其稱為「動盪軸心」或「混亂四重奏」。四國在軍事、外交與對抗西方制裁方面互相支援,但其間亦存在實質差異。
舉例而言,今年1月,俄羅斯與伊朗簽署為期20年的軍事夥伴協議;朝鮮自2024年10月起,派兵與俄軍並肩作戰於烏克蘭,並傳出遭遇重大傷亡。然而在6月伊朗遭以色列與美軍空襲時,其盟友未見實質支援,顯示該聯盟仍存在互信與實力的落差。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外交政策分析師Jon Czin向路透社表示,閱兵是中共企圖將全球目光集中於軍事現代化進展上,同時掩蓋中共軍隊內部的不穩因素,「特別是其高層軍官長期面臨的整肅與清洗問題」。
過去兩年,中共軍方已有十多名將領遭到清洗,其中許多人曾是習近平的親信。◇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