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開始觀看近期熱話之一、台灣劇集《零日攻擊》,暫時看了3集,驚覺原來是單元劇,沒有追看壓力;每集以不同階層角色視角切入台海戰爭,散發著少許《十年》及《黑鏡》的味道,既天馬行空又寫實,比預期中更具深度,令我喜出望外。
《零日攻擊》由公共電視出品,靈感來自台灣獨特的政治氛圍與台海局勢,導演與編劇團隊希望透過「政治驚悚」和「社會寫實」的方式,呈現戰爭陰影下不同人的選擇與掙扎。
首集〈戰爭或和平〉像美劇《紙牌屋》,一開場就將觀眾帶入一個高度緊張的場景。總統大選落幕,新任總統尚未上任,台海局勢卻已被推到臨界點。這個設定非常貼近台灣觀眾熟悉的政治氛圍,無論香港人是否經常關心新聞,都能感受到那股「風雨欲來」的壓力。本集並沒有急於展現戰爭場景,而是政客們幕後的權力算計,來描繪「戰與和」之間的張力。
從現任總統(疑似影射民進黨)的堅定,到候任總統(疑似影射國民黨新生代,近白營)的盤算,理念衝突的背後,是各自政黨、派系、輿論、共諜的角力。劇中甚至拋出黑暗的設想,候任總統為了掌握話語權,不惜利用「假綁架」操弄民意。這種劇情設計,既有現實投射,也讓觀眾思考政治是甚麼。為了反共和守護台灣,可以不講道德嗎?這是否必要之惡?
如果說第一集聚焦在政治高層的冷酷計算,那麼第二集〈蛇仔〉則徹底轉向草根,讓觀眾看見另一種殘酷,甚至明白為何現實中很多台灣年輕人會支持兩岸溝通路線、反對民進黨的「抗中保台」。
主角「蛇仔」是一名困在底層、不成熟的年輕人:低學歷、有債務、有懷孕的女友,卻沒有未來。他並非壞人,而是個被生活逼到絕境的可憐人。透過他的選擇,一步步展現經濟壓迫如何把人推向深淵,導致他間接收中共錢搞破壞。
最震撼的橋段,是蛇仔第一次參與破壞連署站後,良心與行為衝突讓他當場嘔吐。這個細節極為真實,因為多數底層年輕人並非天生暴力,而是被現實一步步推往「非自願」的墮落。然而,當女友離去、黑幫老大趁虛而入,他逐漸失去掙扎的力氣,最終從懦弱轉為仇恨;尤其最後那場混入抗議群眾、攻擊孕婦的悲劇,將他內心的家庭夢與殘酷現實對比。
這一集最打動觀眾的地方,在於它不只是個人悲劇,而是結構性問題的縮影。當代台灣的低薪、債務、缺乏社會支持,都讓「蛇仔」式的人物真實存在。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社會是否給了年輕人出路?「抗中保台」是否太離地?台灣投共被中共統一也可能是出路?
與第一集的政治鬥智相比,第二集更具人性重量。它不是一場高談闊論的辯論,而是血淋淋的生活實景。這種寫實殘酷,或許比戰爭場景更讓台灣觀眾心有戚戚焉。◇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