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筆者的人生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多年來,筆者一直在金融市場與對沖基金的世界裏打拼,專注於分析數據、判斷風險與制定策略。這份工作要求敏銳的眼光與果斷的決策。然而,來到加拿大後,筆者卻選擇了另一條陌生的路:走進多倫多大學法學院,完成了一個法學碩士(LLM),並且當起了一年的「書僮」,與幾位來自香港的前律師一同學習。
書僮的日子
「重新當學生」聽來浪漫,實際卻並不輕鬆。厚重的案例集、繁瑣的法律概念、源源不絕的閱讀量,對於一個早已習慣金融節奏的人而言,是全新的挑戰。在交易室裏,幾秒鐘就要下決定;在法學院裏,卻要慢慢推敲一個判例的邏輯,理解法官的推理過程。這種轉換,需要放下過去的驕傲,踏實地坐下來做筆記,消化知識,重新學會如何「讀書」。有人笑稱筆者是「書僮」,這個形容其實頗為貼切。當學生,意味著謙卑;做書僮,意味著願意學習。這一年,筆者確實把自己放在一個全新的位置。
與香港律師為伴
在課堂裏,筆者遇到幾位來自香港的律師。他們當中,有人曾在香港處理過大型商業訴訟,有人熟悉刑事案件的攻防,也有人在知識產權領域深耕多年。但如今,他們都放下了香港的既有成就,坐在課室裏與筆者並肩,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在加拿大考取律師資格。
課後的交流,使筆者更了解他們的心境。他們談到香港的變化:專業空間逐漸被壓縮,言論和行動的自由越來越有限,法律人難以在制度裏發揮所長。離開,並不是因為不愛香港,而是為了保護專業尊嚴,並為家庭尋找更穩定的未來。這些對話讓筆者更加理解,他們不是單純追求另一張執業牌照,而是要延續一份專業精神,繼續在一個尊重法治的地方貢獻所長。
NCA 的門檻
要在加拿大成為律師,第一步便是面對 National Committee on Accreditation (NCA) 的評核。對於香港律師而言,NCA 通常要求完成五大核心科目:加拿大憲法法 (Canadian Constitutional Law) —— 了解加拿大聯邦制、省與聯邦政府之間的權限劃分,以及《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的保障。刑法 (Canadian Criminal Law) —— 熟悉加拿大刑事制度的特色,包括證據規則、罪行分類與程序保障。行政法 (Administrative Law) —— 掌握司法覆核 (Judicial Review) 的範圍,以及政府部門與獨立機關的權力界限。職業操守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 學習律師的專業規範、道德義務,以及對客戶與社會的責任。加拿大法律制度基礎 (Foundations of Canadian Law) —— 從歷史與理論角度,理解普通法系統在加拿大的形成與發展。
這五科,是任何希望在加拿大執業的外國律師必須跨越的第一道門檻。對於已經在香港執業多年的律師來說,重新坐下來讀書、備考,並不簡單。但筆者看見他們的努力與毅力,也從中學習到專業精神最寶貴的一面:永遠不放棄進步。
金融與法律的交集
有人會問:作為一個對沖基金操盤手,筆者為何要走進法學院?其實,金融與法律從來密不可分。投資合約的設計、監管制度的遵守、甚至交易爭議的解決,都需要法律的框架作保障。在市場裏,規則決定遊戲方式;而法律,正是規則的基礎。
當筆者研讀案例,分析法官的判詞時,經常聯想到自己過去的投資經驗。如何在不確定中找到最合理的推斷?如何在規則裏找到彈性與突破?這些問題,在金融與法律中都有相似的邏輯。對筆者而言,這一年並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補足了人生的另一種視野。
未完的旅程
完成 LLM 只是第一步。對筆者來說,距離應考 NCA 還有一段很長的路。無論最終能否真正考牌成為律師,筆者已經因為這段經歷而獲益良多。更重要的是,透過與香港律師們的相處,筆者看見了一個世代的專業人如何背負沉重的選擇:他們離開故土,不是因為放棄,而是因為要在另一個國家,讓專業得到應有的尊重。
「香港律師 加國起航」,不僅僅是一段個人的專業歷程,更是香港專業人群體的共同故事。這一年,筆者以書僮的身份,在多倫多大學法學院見證了他們的努力與堅持,也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對他們來說,加拿大是一個新的起點;對筆者而言,這一年則是一場生命的啟蒙。法律知識讓筆者更清楚地理解世界的規則,而與香港律師為伴,則讓筆者更深刻地體會到:專業與尊嚴,是跨越地域的普世價值。◇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