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暨自民黨黨魁石破茂,在9月7日宣布辭去首相一職,引起日本社會及各國關注。
專家分析,石破茂下台後,預期日本將有更好的領導人出現,中日戰略互不信任也將升溫,特朗普圍剿中共的破口,可望被補上。
日本時事通訊社9月6日報道,日本自民黨的47都道府縣連(地方黨部),已有18都道府縣連要求提前實施黨總裁選舉,疑為「逼宮」。石破茂7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辭去自民黨總裁一職,等同辭去首相職務。
據了解,石破茂請辭的主要原因是今年6月東京都議會選舉和7月參議院大選自民黨雙雙慘敗,導致自民黨為核心的執政陣營在眾參兩院合計席次首次未超過半數,這是自1955年創黨以來前所未有的局面。
分析:日本將有更好的領導人
自民黨預計將於10月初舉行黨魁選舉,日經民調顯示約有四成受訪者認為石破茂不需要下台,但自民黨黨內接班人選似乎已經呼之欲出,勝出者幾乎肯定將成為日本首相。
石破茂的自民黨總裁任期,原本是到2027年9月底為止,辭職後自民黨將提前選舉新總裁。
據BBC9月9日報道,日本新任領袖將面臨整合一個疲弱政黨的挑戰——他必須是能夠重新吸引選民支持自民黨的人。
報道還指出,「下一任自民黨領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這些選民找回來。」目前日本政治正逐漸向極右傾斜,民族主義政黨「參政黨」(Sanseito)在最近的參議院選舉中成為最大贏家之一。而參政黨的選民基礎中,有很大一部份是原本支持自民黨的保守派選民。
日本媒體推測,接班人最可能人選為與台灣友好的親台派、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或是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
根據路透社民調,高市早苗支持率有26%,小泉進次郎則有22%緊追在後。若高市早苗勝出,日本將誕生第一位女首相;若小泉進次郎當選,則將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二年輕的日本首相(僅次於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
對此,日本媒體人、印太戰略智庫行政總裁矢板明夫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小泉作為石破茂接班人,屬於主流派,目前對他比較有利,高市早苗會比較辛苦。但小泉去年一開始民調第一名,後來他應對不佳,一下子掉下去變成第3名。所以未來這一個月的選戰,除非他能找到好的包裝團隊,才有可能勝出。否則他能力不足、經驗不足、知識不足,再次暴露出來,高市就有機會勝出,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對《大紀元》表示,小泉比高市年紀小20歲,在經驗上可能會成為小泉的阻礙。不過,高市早苗的作風主張太過激進,一些比較中間立場議員不見得會支持高市。也就是在政治光譜上,小泉進次郎稍微溫和一點,可能會讓他獲取比較多的議員選票,當選的相對機率會比較大一點。
王宏仁預測,下個月的選舉,很可能會像上次一樣,第一輪沒有人拿到過半黨員票。進入到第二輪,就要看國會議員支持,特別是眾議院裏面支持這兩位候選人的角力狀況如何了。
彭博專欄作家Gearoid Reidy撰文表示,現在的日本,內有高齡化、勞動力暴跌、高通脹等問題,外有險峻的地緣政治,中俄比以往更極權、美國則正在放棄傳統的民主陣營安全警察角色,一位強有力的領導者,對日本至關重要。
對此,台灣開南大學副校長陳文甲對《大紀元》表示,彭博的評論意在告誡自民黨不可再以派系分贓或權宜妥協作為最高準則。
陳文甲說,就路線而言,若議員票主導且保守派凝聚,高市早苗更近門檻;若黨員票放大、社會對改革期待上升,小泉進次郎的可能性同步走揚。
專家:未來中日戰略互不信任將升溫
石破茂在這個關鍵時刻宣布辭辭,引起中國媒體及學界高度關注。日本放送協會(NHK)7日報道,石破茂宣布辭去首相後,中共政府當天尚未作出反應,但中國媒體紛紛對此發布快報作報道。
報道提到,石破茂就任日本首相以來,北京曾將他視為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的合作夥伴」,並向他釋放積極訊號。
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共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綜合戰略研究室主任盧昊分析,日本新首相上台,中日關係特別是高層協調、風險管控將面臨新的不確定性。如果是政治保守色彩濃厚、對中態度強硬者上台,日本對中政策的消極性、破壞性可能再度凸顯,並導致雙邊關係惡化。
矢板明夫表示,中日關係本來就是非常糟糕,再惡化也惡化不到哪裏去。
陳文甲也認為,石破茂辭職後,中日戰略互不信任將升溫,台海緊張與技術管制再升級,中日關係惡化風險大於改善。若高市出線,歷史、政治與經濟安保框架將加速疊加,短期高層往來降溫;若小泉當選,語氣或更柔軟,但在半導體、資安與對台互動上仍難回頭。
對於小泉進次郎從未在公開場合有比較強硬的對中批判,王宏仁認為,小泉比較著重日美同盟,對中問題還沒有完整的論述,所以一直避談。在這次選舉過程中,他應該會去強化補充。高市早苗當然非常明確就是對中態度強硬,甚至會強力要求中共在日本專屬經濟圈設的那些浮標都要拿走。
分析:無論誰任日相 對台政策不會有太大修正
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宣布辭去自民黨總裁職務,後續對台日關係的影響引發台灣各界關注。
台灣外交部表示,台灣長期與日本朝野各界維持廣泛深入的交往,石破茂任內台日關係獲得長足進展,對石破茂宣布請辭一事,屬於日本國內政治事務,外交部沒有評論。
國策研究院副院長郭育仁接受台媒採訪時指出,由於自民黨保守派過往已整合數次均以失敗告終,因此改革派出線當選新任總裁的可能性較高,而無論是小泉進次郎或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目前對台政策都沒有明確表態。
郭育仁評估,無論是哪一位擔任下屆日本首相,對台政策應該都不會有太大幅度修正,尤其現在國際局勢受美國特朗普政府影響相當大。未來接任的日本首相仍將是少數執政,屬於相對弱勢,而弱勢首相比起受到中共影響,更容易受美國影響。
對於石破茂下台,矢板明夫在Facebook上第一時間表示:「對台灣絕對是一件好事。因為,石破茂是最近十幾年來,最親中、不關心台灣的日本首相之一。」
矢板明夫在接受《大紀元》訪問時解釋,在特朗普圍剿中共之際,日本是作為一個包圍網的破口,還是變成一個積極的先鋒?這是完全不一樣的。
他相信,高市早苗會成為特朗普圍剿中共的一個主力,小泉至少不會成為破口,但是石破茂根本上是變成破口。而現在這個破口將被補上來,就有很大的意義。#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