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廣州去年全面解除限購,近期,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大一線城市接連放鬆限購,尤其是深圳,已經對外地購房者打開了大門。但是北京樓市新政「滿月」,市場未出現爆發式交易增加。大陸官媒指出,曾經被視為最硬通貨的四大一線城市的很多區域樓價已跌回到2016年,且加速下跌趨勢明顯。

深圳鬆綁樓市力度超過北京上海

9月5日晚間,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現在的深圳樓市只有福田區、南山區和寶安區新安街道還保留有一定的限購政策,其餘地方已經對外地放開。

這次深圳樓市新政重點從3個方面進行調整:放寬限購、鬆綁企業購房、優化信貸。每一項調整都遠超市場此前對「微調」的預期,力度直超北京、上海近期的樓市新政。因為深圳樓市下跌幅度更顯著。以二手樓市為例,深圳二手樓價的下跌趨勢自2021年5月便已開啟,截至目前已持續4年多;且單看7月數據,深圳二手樓價下跌0.9%,跌幅在全國主要城市中位列前十,調整壓力可見一斑。

8月以來,京滬的房地產限購政策陸續放鬆。先是北京8月8日宣布,符合條件的家庭五環外購房不限套數。接著是上海,只要在當地繳滿一年社保,不論是家庭還是個人,外環外購房不限數量。

深圳博主「別遠」9月7日表示,他在深圳租房住。最近一名中介帶人來看他住的房子。中介跟他透露,雖然有人看了房子,但是還懸而未決。中介說,「別看有人來看房子,但是能成交、能敲定的情況很少是。這不是放開限購就能解決的問題。」

博主表示,他向中介了解打算買樓子的哪類人,中介回答,要麼是年輕人,孩子需要上學的,要麼就是老年人,需要養老的。

北京樓市新政滿月 官媒:未出現爆發式交易增加

北京「8·8」樓市新政滿月,效果如何?《華夏時報》報道,房山住房整體市場提振較為有限。58安居客數據顯示,北京新政落地後,房山的新房找房熱度指數快速由7月63上升至當前的66,但新房的觀望指數還是呈現微升的狀態。業內人士張波表示,「新政後房山市場熱度雖有增長,但房山整體處於北京非核心區域,購房者依然偏于謹慎。這波政策紅利對房山區域的帶動力度還偏弱。」

張波指出,預計隨著熱度的持續緩升,北京核心板塊的成交量有望小幅提升,但非核心區域的市場依然很難快速整體復甦,市場還將處於探底過程中。

來自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網簽數據顯示,8月北京新房住宅網簽3135套,環比上漲8.82%;二手樓住宅網簽13331套,環比上漲4.28%。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8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含普通住宅、別墅,不含共有產權房)成交2733套,環比上漲6.2%。

《中國地產報》報道,走訪中發現,北京樓市新政對市場活躍度有一定提振作用,部份樓盤的諮詢量、帶看量、到訪量、成交量均有明顯提升。不過,總體來看,北京樓市在新政下並未出現爆髮式的交易增加,整體表現相對平穩。

財經博主「蛋小黃」表示,上述官方媒體如此報道讓他感覺驚訝。因為官媒對政府的相關政策,通常會放大利好,比如說某個樓盤的成交量增長一倍——就是用局部情況替代全部。但是現在官媒拿著放大鏡去看局部情況,都看不出來好的表現了。這從側面反映出,北京這次解除限購的效果有多雞肋啊。

他還說,以前新政出來之後,樓市可能會維持半年時間的活躍度。但現在新政出來一個月就感覺沒效果了。雖然相關數據有所增長,但是都是個位數的增長,整體增幅很有限。

四大一線城市很多區域樓價跌回到2016年

《三聯生活周刊》9月9日報道,最近一線城市之所以集體鬆綁限購,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因為樓價繼續下跌,看不到止跌回穩的跡象。

經過過去幾年持續下跌,四大一線城市的很多區域,樓價已經跌回到了2016年甚至更早,而且還絲毫沒有止跌的跡象。以最新公布的樓價數據來看,一線樓市甚至還在加速下跌。

7月份樓價數據顯示,從同比來看,一線城市新樓價格同比下降1.1%,二手樓價格同比下降3.4%。從環比來看,一線城市新樓價格環比下降0.2%,二手樓價環比下降1.0%。

可見一線城市樓市加速下跌的趨勢非常明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線樓市維持限購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在各種救市招式出盡之後,解除限購是唯一的選擇。那麼,一線樓市解除限購就可以實現樓價止跌回穩,甚至重新大幅上漲嗎?

但是從已經完全解除限購的廣州來看,去年9月份,廣州徹底解除限購,到現在剛好一年時間。在解除限購一年之後,廣州樓價絲毫沒有止跌,最新公布的樓價數據顯示,7月份廣州新房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6%,二手樓同比下降6%。

北京、上海和深圳的限購鬆綁政策都是對非核心區域鬆綁,對最核心的區域還保留一定程度的限購。如果效果不明顯,下一步很有可能就要放鬆核心區域。但即使如此,更大可能也只是產生一輪短期效應。當前房地產大背景下,即使是一線樓市,需求也已經大幅萎縮,即使完全解除限購,也只能在短期之內釋放出有限的增量需求,很難逆轉樓市的根本走勢,樓價再度大幅反彈的時代已經不會重來。

一線城市房子沒人買了 官方或祭出最後一招

一直以來,一線城市的房產被視為最值錢的硬通貨,為甚麼現在一線房產也沒人買了呢?

《三聯生活周刊》報道認為,除了供需層面的因素發生了逆轉,一線城市房產也被人拋棄,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人們對房產投資價值的認識產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過去很多年,房產是國人最重要的資產配置方式,20年來很多人炒房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房產,被貼上了只漲不跌的標籤,被視為最值錢和最保值的資產。但是現在,這一邏輯已經徹底顛覆。隨著這幾年樓價大跌,很多普通人在遭遇現實毒打之後,終於認清了房產保值的本質。

瑞銀證券今年的一份報告顯示,有47%的置業者已經遭遇了帳面虧損,也就樓價現價低於買入價。即使是一線城市,從高點下跌超過30%的已經比比皆是。

當投資屬性大幅減弱之後,一線房產的價值就需要重新估值,回歸到純粹的居住屬性。雖然一線房產的價格已經從高點下跌了三成,但從絕對價格來看依然很貴,還是遠遠超出了普通民眾的負擔水平。從樓價收入比來看,一線樓市依然高居全球前列。所以,即使放開限購,能夠帶來的需求也將非常有限。

對於一線樓市而言,完全解除限購是最後一招,如果這招打出來之後樓價依然無法止跌,甚至還有可能帶來更大的恐慌效應,加速樓價進一步下跌。#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