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表示,亞太地區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52%,高於其經濟規模。雖然亞洲積極減排,尤其在大陸進行大規模能源轉型投資,但資金仍明顯不足,僅約30%由資本市場提供,其中大部份集中在大陸。報告分析了亞洲綠色金融的現況與前景。
報告指出,亞洲綠色金融以大陸為主導,貢獻約60%,達2,000億美元;其他主要貢獻者如澳洲、南韓、印度及日本,每年資金規模約200億美元。按融資類型,固定收益仍是首選工具,佔所有交易的80%。自2024年以來,受大陸帶動,亞洲綠色金融增長明顯,預期此趨勢將持續,原因有三。
首先,大陸的綠色科技部門過去能透過留存盈餘輕鬆資助投資,但隨著盈利能力迅速惡化,資金缺口正在擴大。大陸主導亞洲80%的能源轉型投資,但僅佔綠色金融總量的60%,因此可以預期綠色金融將進一步增長。此外,由於非理性競爭導致過剩產能增加,綠色科技企業正削減資本支出以保護利潤,這將減少行業自我融資能力,進而提升大陸對外部綠色融資的需求,因此短期內難以看到企業利潤回升。
其次,大陸正在加大對電網的投資,這需要巨額資金。為減少可再生能源的棄電(即電網需求低時的刻意停機),政府已啟動新一輪超高壓(UHV)輸電建設,以改善電網運行效率。龐大的建設成本推高了大陸對綠色金融的需求。一個明顯例子是國家電網公司2024年發行綠色債券增長250%,達到440億美元,自2021年以來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者。隨著電網建設加速,大陸的綠色金融,尤其是綠色債券,可能呈現更強勁的增長。
最後,大陸以供給優先推進綠色轉型的模式可能需要調整,因為資源日益枯竭。實際上,依賴補貼和產能目標的方式成本越來越高,效率也逐漸降低。目前大部份補貼流向清潔運輸,而工業脫碳雖然相對重要(佔排放量32%),卻因資金不足而滯後。隨著大陸將鋼鐵、鋁材及水泥等重工業納入國家碳交易制度,這些產業對轉型融資的需求將大幅增加。
總體而言,Natixis認為,自2024年以來綠色債券發行強勁反彈,預計大陸將持續這一趨勢。鑒於企業對轉型融資需求增加以及大陸整體回報偏低,綠色金融有望成為債券投資者的下一個熱門領域。@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