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皇帝以九五之尊,萬乘之軀,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然而像唐太宗這樣的聖主,卻表達了「兢兢業業」的心境,廣開言路,以誠信治國。
據《資治通鑑》,貞觀二年二月(公元628年),唐太宗對侍臣說:「人們都說天子最為尊貴,無所畏懼。朕卻不是這樣,對上害怕皇天的監督,對下忌憚群臣的注視,小心謹慎,仍然擔心不合上天的旨意,不符合臣民的期望。」(「上畏皇天之監臨,下憚群臣之瞻仰,兢兢業業,猶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
對此,魏徵則說:「這確實是實現國家安定的關鍵,希望陛下始終如一地謹慎對待,那就很好了。」
唐太宗知人善任,心胸寬闊,讓大臣們各盡所能。《貞觀政要‧誠信第十七》和《資治通鑑》都收錄了「請有上書去佞臣者」的故事。
貞觀初年,有人上書請求清除朝中奸臣。唐太宗說,我所任用的都是賢臣,你知道誰是奸臣嗎?那人回答,我身居草野,不能確知誰是佞臣。請陛下假裝發怒,以試群臣。若能犯顏直諫者,就是正直之士;若曲意逢迎者,就是奸佞小人。
太宗回頭對身邊大臣們說,流水清濁,在於源頭。君主乃政令之源,臣民猶如流水(「君,源也;臣,流也」)。君主使詐,卻要臣子正直,就好比源頭混濁而希望流水清澈,道理上說不通。我一向鄙視詭詐行為,像這樣,怎麼能作為教化命令?於是,太宗就對上書的人說,我要使誠信大行於天下,不想用詐術教化民眾。你說的雖好,但我不能採納。
後世人也認為,上書人建議的方法名為試探,實為詐術。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任用親信文武官員充當「檢校」,「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奏聞」。後來又設「廠衛」,「東廠」、「西廠」類似特務機構,專掌緝捕、刑獄之事。
清代實行「密摺奏事」制度,便於皇帝了解各地糧價、雨水、收成、民間輿論、官員的清貪。到了後期,就連坊間細故也要上達。據清人昭槤《嘯亭雜錄‧續錄》記載,這年元旦夜,狀元出身的王雲錦在家同親友鬥紙牌,玩了一會兒,發現少了一張。第二天上朝,雍正問他昨晚有何消遣,王雲錦如實回答。雍正聽了笑著說,「不欺暗室,真狀元郎」。說著,從袖子裏拿出一張紙牌出示,正是昨晚丟的那張。
而唐太宗則能做到正本清源,君臣一心。據《資治通鑑》記載,太宗神采英武剛毅,令前來進見的群臣,全都手足失措。太宗得知此事後,每次看到有人奏事,都對奏事之人和顏悅色,希望聽到規諫之言。
唐太宗曾經對公卿說:「人想要看到自己的模樣,必須藉助明鏡;君主想要知曉自己的過失,必須依靠忠正耿直的大臣(『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藉忠臣』)。如果君主剛愎自用,不聽從勸諫而自以為賢能,臣子阿諛奉承,順從旨意,君主就會失去國家,臣子又豈能獨自保全?」
正是因為唐太宗的英明神武,身邊才有魏徵、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賢臣。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太宗到太極殿聽政,對群臣說:「中書省、門下省,都是機要部門,詔書敕令有不當之處,都應該討論並提出意見。近來只看到順從旨意,沒有聽到提出異議的情況。如果僅僅是處理文書之類的事務,那麼誰做不了呢,何必要挑選有才能的人呢!」
貞觀六年,公元633年,太宗親自審訊在押囚犯,見到應當被處死的囚犯,心中憐憫他們,於是放他們回家,約定到次年秋天回來赴死。到了第二年約定的時間,上一年釋放的死囚共三百九十人,無人監督帶領,都按期限自行歸獄,沒有一人逃亡隱匿。於是唐太宗將他們全部赦免。
唐朝詩人白居易作詩《七德舞-美撥亂,陳王業也》記錄此事:「怨女三千放出宮,死囚四百來歸獄。」唐太宗讓皇宮中的宮女們出宮和家人團聚,讓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回家過年,可謂宅心仁厚。
貞觀七年,十二月,太宗與侍從大臣討論國家安危的根本所在。中書令溫彥博說:「希望陛下常常像貞觀初年那樣,那就很好了。」
太宗說:「朕近來在治理朝政方面懈怠了嗎?」
魏徵說:「貞觀之初,陛下一心追求節儉,孜孜不倦地尋求諫言。近來營造修繕之事略微增多,進諫之人常被認為忤逆聖意,這就是現在和貞觀之初不同之處。」
太宗拍著手大笑說:「確實有這樣的事!」
唐太宗還發現,群臣上書的內容有值得採納之處,等到當面召見應答的時候卻大多語無倫次,便問魏徵這是何故?
魏徵回答:「我觀察各個官署奏報事務常常要思考好些天,等到了皇帝面前,連三分之一都講不出來。況且進諫之人違背君主心意,觸犯忌諱之處,如果不是陛下言辭寬容神色和悅,他們怎麼敢完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呢!」
太宗由此接見群臣時言辭神色更加溫和。他曾說:「隋煬帝生性多疑,臨朝面對群臣時常不言語。朕卻不這樣,朕與群臣親近得就像一個整體啊(與群臣相親如一體耳)。」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對身邊的大臣們說:「《左傳》上說:『寧可不要糧食,也要保持百姓對國家的信任(去食存信)』,孔子說:『人沒有誠信,就無法安身立命(民無信不立)』。從前項羽攻入咸陽之後,已經控制了天下,如果他當時能夠努力推行仁信政策,誰還能奪取他的天下呢?」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僅使用了一個年號,即「貞觀」(627年~649年),史稱「貞觀之治」。他勵精圖治,夙夜兢兢,以誠信治國,帶領群臣成就了貞觀盛世,為後世所景仰、傳頌。#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