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一代名君唐太宗求諫納諫的故事流芳百世,其中以魏徵規諫的故事最為突出。唐太宗曾說:「魏徵規諫我的過失,不可一日不在我身邊。」
據《資治通鑑》記載,貞觀八年,唐太宗聘娶隋朝通事舍人鄭仁基的女兒為充華,充華是帝王妃嬪稱號,唐朝後宮二品是九嬪,包括昭儀、昭容、昭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
當時皇帝的詔書已經下達,冊封使者即將出發,魏徵聽說鄭仁基的女兒曾經許配給士人陸爽,就立即上表勸諫。皇帝聽聞此事,大為震驚,親自書寫詔書深刻地自我責備,命令停止冊封。
房玄齡等人上奏稱:「許配給陸家沒有明顯的憑證,盛大的典禮既然已經進行,就不可中途停止。」陸爽也上表說,起初並沒有聯姻的商議。
太宗對魏徵說:「群臣中或許有迎合我的人,但陸爽卻也親自述說,這是為甚麼呢?」
魏徵回答:「他認為陛下表面上雖然捨棄了,但暗地裏或許會加以責怪,所以不得不這樣。」
太宗笑著說:「外面的人或許會這樣想,朕的話難道不能讓人們信服嗎?」
《資治通鑑》還記載,中牟縣丞皇甫德參上書說:「修築洛陽宮使百姓辛勞,徵收地租屬於過度斂財,民間喜好梳高髮髻,大概是被宮中風氣所影響。」
唐太宗發怒了,對房玄齡等人說:「皇甫德參是想要國家不役使一個人,不收取一斗租稅,宮女都不留頭髮,才合他的心意嗎!」就想要治他誹謗、詆毀的罪名。
魏徵進諫道:「自古以來,臣子給君主上書若不激切,就不能觸動君主的心,即使被視為『狂夫之言』的批評,聖明君主也會從中擇取合理之處,只希望陛下明察裁斷。」
太宗說:「我要是治這個人的罪,那誰還敢再說話!」於是賞賜皇甫德參二十匹絹。
過了些日子,魏徵又上奏說:「陛下近來不喜歡聽直言進諫,雖然勉強包容,卻不像從前那般豁達大度了。」太宗於是更加優厚地賞賜皇甫德參,任命他為監察御史。
貞觀十年,賢德的長孫皇后去世。皇后曾採集自古以來婦人得失之事,編成《女則》三十卷。長孫皇后駕崩後,宮司和女官們一起把《女則》呈奏給皇上。太宗看後悲痛萬分,拿給近臣看,並說皇后的這本書足以流傳百世,成為典範。
太宗說,「朕不是因不知道天命而做這種無益的悲嘆,只是進入宮中後再也聽不到規諫的話了,失去了一位賢良的輔佐之人,所以難以忘懷啊。」為此,他還聽從於皇后諫言,讓被遣回家的房玄齡恢復官職。
太宗對皇后思念不已,便在宮苑中建造了一座樓台來眺望昭陵,曾帶著魏徵一同登上樓台,也讓他眺望昭陵。
魏徵仔細看了看,說:「臣老眼昏花,看不見。」
太宗向他指示昭陵的方向,魏徵說:「我以為陛下在遙望獻陵(唐高祖李淵的陵寢),如果是昭陵,那我早就看到了。」
太宗流下了眼淚,為此拆毀了這座樓台。
君臣互信 內外無私
《貞觀政要》記載,貞觀十年,魏徵上疏說:「臣聽說治理國家的基礎,在於道德和禮教;國君地位的保障,只在於誠實信用。誠實信用樹立以後,臣子對國君就沒有二心,德行禮義形成後,邊遠的人民就會前來歸順。由此可見,德行、禮義、誠實、信用是國家的綱領,貫穿於君臣、父子間,一刻也不能廢棄。(臣聞為國之基,必資於德禮,君之所保,唯在於誠信。誠信立則下無二心,德禮形則遠人斯格。然則德禮誠信,國之大綱,在於君臣父子,不可斯須而廢也。)
「沒有信譽的言語,沒有誠意的法令,對國君來說會敗壞道德名聲,對百姓來說會招致殺身的危險。即使在顛沛流離的環境中,有德有才的君子也不會那樣做。」
魏徵還直言:「貞觀初年,陛下聽到好的意見就驚喜讚歎,隨後八九年間,仍然樂於接受意見。但從那之後,陛下您漸漸討厭直言,有時即使勉強接受,也不像早年那般豁達大度了。國君能對臣子盡到禮義,臣子就會為國君竭盡忠誠,關鍵在於內外無私,君臣之間互相信任。國君不信任臣子就無法驅使臣子,臣子不信任國君就不能服侍國君,可見『信』是多麼重要!」
魏徵指出,要想讓君子小人是非分明,必須用仁德來安撫他們,用誠信來對待他們,用仁義來勸勉他們,用禮儀來節制他們。然後表揚善行,摒除劣跡,謹慎處罰,明白賞賜。如果這樣做,小人就會無法施展他們的邪佞,君子才能自強不息,無為而治的局面哪裏還會遙遠呢?
他還說,如果表揚善行卻不能發揚善行,摒棄劣跡卻不能杜絕惡行,有罪過的人得不到懲罰,有功勞的人得不到獎賞,那麼國家危亡之期,也許保不久就要到來,要想永遠使子孫後代享受昌盛國運、永享太平,還有甚麼指望呢?
唐太宗看了奏疏,感嘆道:「如果不遇到魏徵,我怎麼可能聽到這樣的話呢?」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後,唐太宗難過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意思是,用銅製成鏡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帽;用古史作鏡子,可以知道朝代的興衰;用人作為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過錯得失。我經常保存著這三面鏡子。現在魏徵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鏡子。
唐太宗勵精圖治,知人善用,帶領群臣開創了貞觀盛世。他以誠信治國,正本清源,君臣一心,廣納諫言,他與魏徵君臣相知的故事也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