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更加嚴格審查中國學生簽證,聚焦的主要是簽證申請者與中共之間的關係。美國南加州僑界領袖表示,以前美國移民政策很寬鬆,但是近來變得很嚴了。中國學生要想獲得簽證或想留在美國,自己應該要選擇,不要去參加中共的活動。他們並建議,在美國的中國移民以開放、探索的態度了解中國和美國制度和文化的不同。

美國嚴格審查與中共有關聯者的簽證

特朗普2024年總統競選綱領中的第二條,關於邊境安全和加強執行移民法律中,誓言要「將仇恨基督教的共產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社會主義者拒之美國門外」。

國務卿魯比奧5月28日公布新的簽證政策,「把美國放在第一,而不是中國」。

他在公告中說,「美國國務院將與國土安全部合作,積極地撤銷中國學生的簽證,包括那些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或在關鍵領域學習的人。」

公告並說,將修訂簽證標準,「以加強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香港的所有未來簽證申請的審查」。

6月4日,特朗普簽署公告,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頂尖高等學府哈佛大學接收國際學生。特朗普在公告中說,哈佛「在校園內助長暴力和反猶太主義,並與中國共產黨配合」。

拒絕共產主義者入境在美國移民法中早就存在。特朗普政府以此為根據,出爐新的行政令和政策,予以嚴格執行。

美國移民局之前在回覆《大紀元》的問詢時也表示,禁止與共產黨或其它極權主義政黨有關聯的人入境,其法律基礎是美國國會之前為保證美國安全所通過的一系列法律。

美國教育部今年8月向全美高校發布新指南,提醒美國高校警惕日益增加的外國威脅,並強調了來自中共的威脅,「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那樣大肆且竭力地針對西方的研究、科學與技術」。指南說,「中國共產黨(CCP)及其情報機構對美國構成了最廣泛、最活躍且持續的間諜威脅。」

限制中共在美國的滲透是美國兩黨的共識。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最後一年,2020年5月,簽署了一份公告,禁止與中共軍隊有關的學生和學者獲得美國簽證。當年有1,000多中國學生學者的簽證因此政策被取消。

2021年後,拜登政府延續了此政策。

報告:中國學生仍想在美國學習和工作

F-1學生簽證。(Shutterstock)
F-1學生簽證。(Shutterstock)

美國智庫移民政策研究所(簡稱MPI)近日發表了諮詢公司「多元文化視角」(Multicultural Insight)資深顧問Frank Laczko和創辦人Neli Esipova的文章,回顧了該公司在2024年5月對中國留學生的一份調查。文章說,即使在特朗普政府此次推行的嚴格移民政策之前,中國學生已經感到了負面的體驗。

這份在去年5月份發布的報告,對在美國的1,300名中國學生進行了調查,多數受訪者說他們感受到了歧視:68%的受訪者表示,在校外受到歧視;60%的人說,在校內受到歧視。

但大多數人仍表示,希望在完成學業後能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或永久留下來。

在到底是留在美國還是回中國這個問題上,43%的人說希望留下,40%的人想回去,另有17%的人不確定。

想留下的人中,三分之一的人說,經濟前景是他們想留下的主要原因。對於想回去的人,41%的人說是為了家庭團聚,只有21%的人說「被歧視」是促使他們回去的動力。

調查還發現,那些表示想回去的中國學生,大部份人並不想畢業後就回去,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要先在美國找工作。

對於留在美國的長遠計劃,42%的學生想申請綠卡,但只有29%希望成為美國公民。

中國學生簽證下降 印度學生簽證有上升趨勢

很多年以來,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國際學生中佔比保持首位。但是,隨著美國對中國學生簽證更加嚴格的審查,印度學生是否會取代這個地位?

位於華府的一家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移民研究項目主任David Bier在今年5月份發表的一篇文章,通過美國國務院的數據總結了自2002年至2024年中國留學生和印度留學生每年獲得的簽證和消漲趨勢。

從2002年至2007年,美國給中國留學生和印度留學生頒發的簽證數量相當,在每年2萬至4萬左右。

從2008年開始,中國學生簽證直線上升,到2015年達到27萬的高峰值。這期間,印度學生簽證緩慢升到7.5萬。

2016年以後,中國留學生簽證大幅下降,這可能與2015年開始實施的5年簽證,以及美、中關係等因素有關。2024年,美國給中國學生發放的簽證降到8.2萬。

印度留學生簽證從2016年也開始緩慢下降,但是2021年後快速上升,在2022和2023年達到11萬~13萬高峰,超過中國。但在2024年回落到8.6萬,略高於中國。

留學生累積總數上,2000年,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大約5萬人,在2019-2020學年達到37.3萬人的峰值;當年印度留學生有19萬人。之後由於COVID疫情和其它因素,中國留學生人數大幅下降,而印度留學生快速上升。在2023-2024學年,美國的國際學生總數創下110萬人的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學生約27.7萬人,而印度留學生躍升到33.2萬人,取代中國,成為自2009年以來的第一大生源國。

美高校提高國際生錄取率 以彌補簽證難問題

2024年12月5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園內,學生們走向圖書館。(楊婕/大紀元)
2024年12月5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校園內,學生們走向圖書館。(楊婕/大紀元)

雖然美國政府加緊了簽證審查,美國一些高校仍然對國際生張開雙臂,通過提高國際生錄取率,希望彌補可能的簽證因素所造成的低註冊率。

有些高校,包括有10個分校的加州大學系統,考慮到有的學生可能因簽證問題帶來的「不確定性」,大大提高了國際學生的錄取率。其著名的柏克萊分校,今年秋季的國際生錄取率是6%,比去年翻倍。其聖地牙哥分校,也將錄取率提高到31%,比去年增加了1.5倍。

目前尚未有今年秋季國際學生簽證的數據。但是國際教育協會今年7月底發布的一個調查報告說,在其對五百多所美國高校的問卷調查中,約三分之一的學校預計今年秋天國際學生的招生將減低,另外各三分之一的學校認為會增加或保持和去年同等水平,因此,移民政策對國際學生入學的影響或許整體上互相抵銷。

國際教育交流倡導機構「國際教育者協會」(NAFSA)則預測,由於簽證影響,2025年秋季美國大學的國際新生入學人數或下降30%至40%,可能造成7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該報告估計,國際學生在2023-2024年度,給美國帶來了438億美元的收入。

華裔教育委員:跟中共沒關係的學生 簽證應該沒問題

2023年9月16日,洛杉磯阿罕布拉教育基金會(AEF)創始人黃趙企晨博士(右),獲頒「特別成就榮譽獎」。(黃趙企晨提供)
2023年9月16日,洛杉磯阿罕布拉教育基金會(AEF)創始人黃趙企晨博士(右),獲頒「特別成就榮譽獎」。(黃趙企晨提供)

加州華人民選官員協會共同創辦人、曾當選洛杉磯阿罕布拉聯合學區教委主席12年的黃趙企晨博士告訴《大紀元》,以前美國移民政策很寬鬆,但是近來變得很嚴了。因為美國認識到了,過去想通過經濟、通過幫助中國發展,讓中國成為盟友的政策沒有成功,中共還是把美國看作是敵人,還要人當間諜。所以美國現在知道了,要對中共嚴了。

她說,中國學生都很聰明,他們想來美國自由發展,如果不去參加中共的活動,和中共沒有關係,她相信大部份學生的簽證是不會有問題的。但是如果跟共產黨有關係,簽證就會有問題。

她並說,因為她在僑界很久了,經常參加各種僑界活動,知道以前中領館有很多活動,僑界有些人很「親共」。但是現在他們都很「安靜」,沒有甚麼活動了。學生自己要選擇,不要去參加中共的活動。

華裔市議員建議移民積極了解中國和美國制度的不同

2025年6月13日,南加州約巴林達(Yorba Linda)市議員黃瑞雅在一個社區活動上。(徐曼沅/大紀元)
2025年6月13日,南加州約巴林達(Yorba Linda)市議員黃瑞雅在一個社區活動上。(徐曼沅/大紀元)

南加州約巴林達(Yorba Linda)市議員黃瑞雅(Peggy Huang)對《大紀元》說,有很多很好的學生,到美國來就是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然後可以為美國或他們的母國貢獻才華,但是不幸的是,有一些壞人,他們濫用美國的系統,損害美國利益,在美國進行間諜活動,這讓美國不能相信所有的人,因此她支持美國政府嚴審簽證。

黃瑞雅在7歲時隨家人從台灣移民美國。她說,保持台灣的文化仍然是很重要的,把不同的文化帶到美國是很好的,但是對於移民來說,她建議能探索不同的思維定位。

她舉例,她曾經和來自中國的學生交談,對於一些中國製造的東西,這些學生會說「這是國內的貨」。當她第一次聽到時,覺得很奇怪,在美國說中國,怎麼會是「國內」?

她也建議移民以開放的態度積極探索美國的制度和價值觀。比如,她說,美國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中國是一個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國家,價值理念是不一樣的,中國移民應該了解兩者的不同,這有利於移民了解美國社會,能更適應美國的文化和在美國的生活。

黃瑞雅曾在加州檢察長辦公室和橙縣地區檢察官辦公室擔任律師,也曾擔任約巴林達市長,她並是多個董事會的成員,也經常參加南加州的僑界活動。#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