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9月起,德國漢堡市中心如漢薩廣場、哈赫曼廣場、繩索街(Reeperbahn) 和少女堤(Jungfernstieg)等熱門地點,安裝了69台來自中國海康威視(Hikvision)的監視器,引發媒體及民眾對數據安全及其潛在危險的質疑。

官方聲稱這些設備僅用於AI輔助的運動檢測,但這些高科技攝影機內建面部辨識、生物辨識分析和人群追蹤功能,隨時可被激活。 作為全球最大影片監控供應商,海康威視的產品不僅改變了漢堡的城市景觀,更暴露了中共監控技術在國際擴張中潛藏的嚴重風險,從私隱侵犯到人權濫用,再到國家安全威脅,這一「數字鐵幕」正悄然蔓延全球。

中共在新疆實施「種族監控」

中共運用監控技術在新疆地區實施「種族監控」,帶來巨大危害。海康威視的攝影機和軟件被深度整合進當地情報系統,用於系統性追蹤維吾爾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 根據人權組織調查,這些設備可進行種族側寫(Racial Profiling),自動標記「可疑」個體,導致數十萬人被拘留於再教育營。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記錄顯示,海康威視的技術不僅用於偵測未經許可的集會和政治活動,還助長了強迫勞動和文化滅絕。

這種技術的輸出效應已擴散全球。在以色列佔領的約旦河西岸,海康威視攝影機被用於監視巴勒斯坦社區,強化種族隔離和鎮壓。 人權專家警告,這不僅侵犯個人私隱,還可能助長國際衝突,將中共的「數字威權主義」輸出到敏感地區。

海康威視成立於2001年,為中共國有企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控股,2024年營收超過120億歐元,產品出口至150多個國家。 其技術不僅能遠距變焦、夜視成像,還能分析個人或群體行為。然而,這家企業的背後是中共政府的緊密聯繫,其產品被指助長威權監控,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

安全隱患層出不窮 歐美多國採取行動

面對中共監控技術的全球擴張,多國已採取行動。美國於2019年將海康威視列入實體清單,禁止其產品用於關鍵基礎設施,理由是國家安全風險和侵犯人權。 2022年,美國進一步擴大禁令,涵蓋海康威視和另一中國企業大華(Dahua)的所有監控設備。

英國於2022年禁止海康威視設備用於敏感地點,如政府大樓和警察局,2023年更要求全面移除。肯特郡議會於2024年宣布逐步淘汰其海康威視系統,原因是倫理和安全疑慮。加拿大於2025年6月命令海康威視關閉加拿大業務,視其為國家安全威脅。 澳洲和挪威也相繼禁止其產品進入政府和軍事設施。

在歐洲各國,儘管尚未全面實施對中共監控技術的禁令,但批評聲浪高漲。歐盟議會於2021年移除海康威視的攝影機,理由是新疆人權問題。 愛爾蘭於2025年調查顯示,數千台海康威視攝影機仍安裝在政府建築、醫院和大學,儘管其它國家已禁。 丹麥首都地區2022年禁止購買其產品,西班牙和法國則發出數據洩露和遠端入侵風險的警告。

這些禁令和調查凸顯了一個核心問題:中共法律要求企業配合政府數據共享,設備可能內建後門,導致用戶數據流入北京。

潛在危險:從私隱到地緣政治的全面威脅

中共監控技術的全球應用不僅威脅個人私隱,還帶來系統性風險。首先是數據安全:專家指出,這些設備易受遠端操控,可能用於間諜活動或數據竊取。 中國企業如海康威視受《國家情報法》約束,必須向政府提供數據,這讓歐美用戶暴露於監視之下。

其次,人權危害延伸至全球:技術出口助長威權政權的鎮壓,如在非洲和中東的應用。私隱權利組織警告,這可能導致「監控國家化」,壓制異見人士和集會自由。

最後,地緣政治風險不容忽視。中共通過「一帶一路」推廣監控技術,控制關鍵數字基礎設施,強化其全球影響力。 漢堡案例顯示,即使在民主國家,成本和整合優勢也可能忽略這些隱患,潛藏「後門」激活的危機。

漢堡的69台攝影機僅是冰山一角,中共監控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將私隱危機和人權災難推向世界各角落。國際社會若不加強審查,推動替代供應商,並制定嚴格法規,恐怕會造成難以想像的後患。#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