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月14日)是世界濕疹日,香港約有150萬名濕疹患者。社企「濕疹教室」和香港濕疹協會表示,其推出的計劃在註冊藥劑師與營養學家支援下,有73%患者的濕疹症狀顯著改善。
9歲的Chester自幼受濕疹困擾。他說,濕疹反覆,時好時壞,「最辛苦是你覺得痕癢時你想抓,但你又知道抓是不對的,其實很兩難,所以你會覺得很煩。」其母親Cat形容,以往看到兒子因痕癢抓至皮膚流血流水,感到非常心痛,甚至需要讓他穿長褲或戴手套以防抓傷。
Cat曾經帶他求診兒科、中醫、用濕敷方法等,效果均不理想。Chester早前參加「21日濕疹逆轉計劃」,跟隨營養學家設計的個人化餐單,並學會在學校拒絕同學的零食,午餐和晚餐多數在家用餐,選擇新鮮食物並確保蔬菜攝取量。他並使用不含類固醇的潤膚膏,表示覺得舒服,不會覺得黏笠,痕癢亦隨即減少。
計劃成果採用了國際認可的標準作評估。機構表示,48名計劃完成者當中有35人(73%)錄得「患者濕疹自我檢測」(POEM)分數下降,病情由中度或嚴重顯著改善至輕度水平,最高改善幅度達20分,顯示濕疹症狀在3星期內已有醫學上的顯著逆轉。
有69%的患者皮膚水份測量值有明顯提升。56%的參加者痕癢指數下降,約三分之二的個案達到中度改善。超過一半(52%)的參加者表示夜間睡眠質素提升,團體認為有助身心康復。
團體表示,患者在參加計劃之前,魚類攝取量普遍偏低。當中有11人(22%,即平均每五名患者便有一人)每周進食魚類少於一次,有些人甚至僅每月一次或更少。另有23人(48%)的魚類攝取頻率僅維持在每周1至2次。整體而言,接近七成患者的魚類攝取量均遠低於建議的標準,未能達到足夠的Omega-3脂肪酸攝取。Omega-3脂肪酸在臨床上被廣泛證實具備抗炎功效,對於減輕慢性炎症和促進皮膚健康尤為重要。
患者選戒食雪糕、調味乳酪、糖果等高糖食品,令每日攝取乳製品的人數由44%降至4%。過量攝取糖份的比例由三分之一下降至8%,其中更有8人成功完全戒糖。不足一份膳食纖維攝取的比例由44%降至17%,顯示不少患者增加了蔬果攝入量。
補充品方面,數據顯示益生菌效果有限。雖然過半數患者曾嘗試服用,但只有約8%認為對皮膚及腸道有改善,大部份人未見明顯成效。
濕疹患者需正確潤膚
濕疹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較弱,需要比一般人更高劑量和更高頻率的潤膚支持,才能維持穩定效果。
註冊藥劑師尹惠玲表示,不少患者因擔心「用太多」或「太油膩」,使用不足保濕膏,導致皮膚未能有效修復。她說,「潤膚膏一定是全身塗」,如果皮膚屏障做得好,用類固醇的需要也會減低。計劃中平均每位患者21天用近600克保濕膏,最高個案更達1,400克。
她又提醒,選擇潤膚產品時,避免香料或過多添加劑十分重要,配方簡單、低致敏並專為敏感或極乾燥肌膚設計的產品往往能提供更持久的滋潤。一些有植物來源活性成份(如向日葵籽萃取物)的配方,已被證實能有效舒緩乾燥不適,幫助皮膚屏障修復,並減少反覆發作的機會。
「21日濕疹逆轉計劃」未來獲政府「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與樂施會資助,合資格人士可獲高達九成費用減免,以三百多元使用服務,名額150個。@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