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歪曲抗戰歷史,自嗨「中流砥柱」;對內洗腦、欺騙;對外戰狼、外宣;對台威脅、統戰;燒錢400億,擾民千千萬的「九三閱兵」的喧囂與轟鳴,已經漸漸被「習普移植器官」對白、「廁所革命」和「尼泊爾共產黨政權垮台」的強烈衝擊波所淹沒。
然而,在此次閱兵的45個方隊中,有一個特殊畫面卻依稀可見:由80面旗幟組成的「戰旗方隊」,因為它刺目的紅色而分外辣眼,這也是中共本次閱兵一再炫耀的一個「高光亮點」。本文將為您回放與之相關歷史鏡頭,看一看在刻意營造的這個「高光亮點」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漆黑污點」。
中共「戰旗方隊」起底
中共軍隊戰旗方隊,是近年新組建的一個「儀仗性」的軍中單位,是專門用於重大閱兵儀式的受閱方隊之一。
2019年10月1日,戰旗方隊參加中共竊國70周年閱兵式。2025年9月3日,由80面「榮譽旗幟」組成「戰旗」方隊,參加了閱兵式。
這次閱兵中,戰旗方隊引領裝備方隊7個作戰群受閱。它由25輛新型猛士突擊車組成,車上搭載的「榮譽戰旗」,都是從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游擊隊等命名單位中拼湊而成的。
中共一向是說的比唱的都好聽。在中共黨媒對本次閱兵各類「戰旗」的來歷介紹中,大概其說明了當年某某部隊被授旗的原因。筆者對其進行了逐一梳理,發現至少四大破綻。
中共究竟是抗日「中流砥柱」還是「岸邊礁石」
中共黨媒宣稱中共「高舉武裝抗日的旗幟」,是「砥柱中流」。「中流砥柱」這四個字吹了80年了,看來中共還想一直吹下去。
檢索80面「戰旗」的史料,被授予「戰旗」的團級8個,營級3個,連級46個,其它23個。80面戰旗的作戰對象,有51面是對日偽。這也就是說,中共抗日作戰的對象是「日、偽合成軍」,其實主要是偽軍;而且,最大的作戰單位是團級,其主要戰場和作戰形式是「敵後游擊戰」。很顯然,這與國軍對日作戰的正面戰場、血戰青一色的日軍、大兵團作戰天差地別,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在80面「戰旗」中,有一面叫作「平型關大戰突擊連」。單看這名稱,就讓人笑掉大牙了。林彪的平型關戰役能稱之為「大戰」嗎?讓我們看一看平型關戰役是個甚麼東西。
1938年春,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彼時,南京已然淪陷,華北局勢告急,日軍鐵蹄肆意踐踏中華大地,妄圖以迅猛之勢吞併中國。台兒莊,這座地處山東境內的小城,因其位於江蘇、山東兩省交界之處,素有山東南大門、江蘇北屏障之稱,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日軍精銳的磯谷師團和板垣師團,配備飛機、坦克、重炮,氣勢洶洶地向這座小城撲來,企圖一舉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
國軍第五戰區採用「誘敵深入、圍而殲之」戰術:以孫連仲部堅守台兒莊陣地消耗日軍;湯恩伯部在外圍構成包圍圈實施機動打擊;部署重機槍陣地等火力點形成交叉防禦網絡。戰役期間日軍磯谷師團與坂垣師團主力多次發動強攻,中國守軍依託防禦工事頑強抵抗,最終在4月6日完成合圍,殲滅日軍精銳部隊磯谷、坂垣師團主力一萬餘人。
台兒莊大捷的消息迅速傳至海外,舉世震驚。法國巴黎的諸多報紙競相報道,盛讚其為「東方坦倫堡大捷」。法國陸軍大學校長曼德拉特意為中國軍官舉辦盛大舞會,現場懸掛標語:「慶祝英勇的中國官兵,大勝殘暴的日軍於東方坦倫堡。」這場偉大勝利,成功扭轉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局勢的悲觀看法,淋漓盡致地彰顯出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意志與非凡智慧。
那麼,林彪的平型關戰役是個甚麼東西呢?用著名抗戰史專家辛灝年先生的話說:「他們只是在國民黨軍隊已經消滅了平型關的日寇主力22000人時,林彪才因羞愧而懷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緒,命令襲擊了日寇的一支補給部隊,繳獲了15000件軍裝外套!」
辛灝年先生強調說,歷史的事實是:1937年9月21日,平型關戰鬥發起前,毛澤東在給彭德懷的指示電中說:「應適時把工作中心轉向群眾工作為宜。」毛澤東的意思是告訴彭,你們不要跟日本人打仗找死,要發動群眾擴充實力。這就是中共黨內、軍內曾盛傳八路軍參加平型關戰鬥是違背了中央指示的由來。
此時此刻,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如下場景:台兒莊大會戰,日軍潮水般向台兒莊湧來,孫連仲等率國軍以泰山之姿正面迎敵;同時,日軍潮水的一個小支流——也就是一個日軍運輸給養部隊路過平型關,林彪率共軍伏擊了日軍,打了台兒莊大會戰的一場外圍戰役。
在此,我們很有必要給中共上一堂語文課,告訴它何為「中流砥柱」:「中流砥柱」原指立於黃河之中的砥柱山(中流:河流中央。砥柱:砥柱山),後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誰是台兒莊大會戰乃至中國偉大抗日衛國戰爭的「中流砥柱」?誰不過是一塊可有可無的「岸邊礁石」?答案是不是早已水落石出?
濫竽充數 欺世盜名
中共黨媒宣稱:「戰旗方隊,代表的是浴血於抗日烽火的功勳榮譽。」在中共關於抗戰歷史的宏大敘事中,「浴血奮戰」一直是必不可少的幌子招牌之一。然而,在中共翻箱倒櫃、死拉硬拽來的這80面「戰旗」中,至少有六面與一線對日作戰毫無關聯。這六面濫竽充數的旗幟分別是:「群眾工作模範團」、「賀龍投彈手營」、「模範黨支部」、「鐵的模範支部」、「刺殺優勝連」、「堪稱本軍射擊模範」。請看如下三個詳細介紹,以便大家衡量一下夠不夠授予「戰旗」的資格——
1.旗幟:「模範黨支部」
簡介:1940年,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3連擔負重要護送警衛任務,連黨支部團結帶領全連官兵一邊保持高度警惕、突破層層封鎖,一邊借宣傳抗戰政策,沿途收編地方武裝人員近2個連,並帶回太行山根據地。1941年11月,八路軍總部授予該連黨支部「模範黨支部」榮譽稱號。
這也能授予「戰旗」?
2.旗幟:「堪稱本軍射擊模範」
簡介:1943年,八路軍第120師358旅714團1連擔負保衛邊區軍民任務,加緊戰備訓練,開展大練兵運動,實行能者為師、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眾性練兵方法,廣泛組織革命競賽活動,在軍區比武考核中全連射擊命中率達95%以上。1943年12月,晉綏聯防軍授予該連「堪稱本軍射擊模範」榮譽稱號。
這也能授予「戰旗」?
3.旗幟:「群眾工作模範團」
簡介:八路軍第115師教導3旅9團,處處以老紅軍為榜樣,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大力開展群眾工作,與駐地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深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1942年10月,冀魯豫軍區授予該團「群眾工作模範團」榮譽稱號。
這也能授予「戰旗」?顧名思義,戰旗戰旗,沒的戰鬥,哪來戰旗?中共的這六面所謂「戰旗」,只能是自取其辱,貽笑大方。
「百團大戰」還是「百排小戰」
抗戰全面爆發後的八年抗戰史,中共囊中羞澀,乏戰可陳。勉強能擺上枱面的,一個平型關伏擊戰,一個「百團大戰」。然而,據著名抗戰史專家辛灝年先生研究,中共的所謂「百團大戰」其實不過是「百排小戰」。對此,本次閱兵80面「戰旗」的統計數字,已經透露了謎底,佐證了辛灝年先生的說法。
據筆者逐一統計,在80面「戰旗」中,與百團大戰有關的有6面,其中一面叫作「勢如破竹十九團」。這面旗幟的簡介中說:
「1940年百團大戰中,晉察冀軍區第19團連續向日軍各據點發起猛攻,僅8天時間,炸毀石橋5座、隧道2條、鐵路約1.5公里,割繳電線數千公斤,使日軍交通通訊陷入癱瘓。為阻止日軍向正太路增援,19團官兵日夜兼程,分割包圍山西盂縣東會裏村日軍,數日激戰後日軍全線潰退。1940年12月,晉察冀軍區授予該團『勢如破竹十九團』榮譽稱號。」
這個簡介告訴我們,「勢如破竹十九團」的戰績是:「炸毀石橋5座、隧道2條、鐵路約1.5公里,割繳電線數千公斤,使日軍交通通訊陷入癱瘓。」沒有任何日軍傷亡數據;好不容易「分割包圍山西盂縣東會裏村日軍」,結果「數日激戰後日軍全線潰退。」還是沒有任何日軍的傷亡數字。
如此看來,這面戰旗的含金量實在是低的可憐。如果「百團大戰」連這樣的團級戰績都可以授予「戰旗」的話,那麼這「百團大戰」究竟是怎麼回事,恐怕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戰旗」與種鴉片「相映生『灰』」
在中共80面「戰旗」中,與「延安大生產運動」相關聯的有如下三面「戰旗」:朱德警衛團、全面模範連、擁政愛民模範連。
乍一看,這應該沒毛病。但是,當我們揭開了「延安大生產」的黑幕,大家就會驚訝發現,這裏頭毛病太大了!
大家都知道,有一首歌頌中共開展大生產運動的著名歌曲名叫《南泥灣》。歌中唱道:「花籃裏花兒香……」。這首歌曾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裏,唱遍了中國。然而,幾代中國人卻根本不知道,那花籃裏飄出來的竟是罌粟的香味,是鴉片花香!因為中共的「延安大生產運動」,不僅是種糧食,還種鴉片!
蘇聯《塔斯社》記者、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彼得‧富拉基米若夫,曾在他的《延安日記》中,予以了徹底的揭露。彼得這樣寫道:「到處在做非法的鴉片交易。例如,在茶陵,遠在後方的120師部,撥出一間房子來加工原料,製成鴉片後就從這裏運往市場……政治局已經任命任弼時為鴉片問題專員。因為當尤任問及毛澤東『特區的農民往往由於非法買賣鴉片受到懲辦,而現在甚至是共產黨領導的軍隊與機關也在公開地生產鴉片—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毛澤東沒有吭聲。鄧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代毛澤東回答:『從前特區只是把鹽和堿運往國統區。我們一掛掛大車滿載著鹽出去,帶回來的錢袋卻是癟的,而且還只有一個錢袋!現在我們送出去一袋鴉片,就能夠帶回滿滿的一車錢。我們就用這些錢向國民黨買武器,回頭再用這些武器來收拾他們!』……中共政治局甚至批准,要加強發展公營的鴉片生產和貿易……要在一年內為中央政府所轄的各省的市場(叫作對外市場)至少提供一百二十萬兩的鴉片……鴉片的事情,就是說罌粟的種植與加工,大部份將由部隊來做管。賀龍的120師所在地是最主要的提供鴉片的地區(這個師已長期做這項生意)……毛澤東同志認為,種植、加工和出售鴉片不是件太好的事情。可是毛澤東同志說,在目前形勢下,鴉片是要起打先鋒的、革命的作用,忽視這點就錯了,政治局一致支持中共中央主席的看法。」
這就是中共「延安大生產運動」的真正內容之一,就是那一曲「花籃裏花兒香」的創作源泉,更是一曲「靠種鴉片發財、賣鴉片禍國禍民,和「賺鴉片錢來專打國民黨、卻絕不是去打日寇」的「中共抗日絕唱」!而毛澤東所寫下的那一篇「光輝著作」──《為人民服務》裏面所表揚的那位「張思德」,就是「熬鴉片」的,而不是燒碳的!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張耀傑,以親自到南泥灣考察的經歷證實說:「據當地政府官員講,南泥灣本來是延安地區唯一的原始森林,被王震的359旅用極其野蠻落後的方式砍伐燒荒後,種植了大片的鴉片,《為人民服務》中的張思德,就是在燒製煙土的過程中被活埋在窯洞裏面的。」
1840年的鴉片戰爭,銘刻著中國人恥辱的記憶。1912年台灣政府成立之初,即開始立法禁絕鴉片。然而,在1940年代初,國難當頭、國軍將士在抗日前線浴血奮戰之時,中共竟然冒中華民族之大不韙,不僅大量種植鴉片,燒製鴉片,而且源源不斷銷往國統區。中共此逆天之惡行,直接產生了如下五大效應:
1.嚴重腐蝕了國民黨統治區的黨政軍官員;2.敗壞了國統區軍民的抗日士氣;3.禍亂了國統區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4.中共從國統區換來了大筆資金和物質,渡過財政危機;5.為中共在抗戰勝利後顛覆台灣儲備物質。
因此,有人說「沒有鴉片就沒有共產黨」;也有人說「靠鴉片過日子的中共就是鴉片的化身」;更有人說「鴉片就是中共的衣食父母」。這說得簡直太地道了。
追溯揭秘中共「延安大生產運動」的這段歷史黑幕,當您知曉了中共80面「戰旗」其中有三面與種鴉片有關聯的時候,您對九三閱兵的「戰旗方隊」作何感想呢?
結語
中共黨媒對九三閱兵「戰旗方隊」的定位是每一面戰旗「都書寫著一段可歌可泣、蕩氣迴腸的抗戰歷史」。
毫無疑問,中共用相當出彩的文字,編織了一頂極品漂亮的桂冠。然而,當中共把這頂桂冠戴在自己頭上時,筆者不禁想中國民間的兩句熟語——
第一句是:「癩蛤蟆吃了天鵝肉」。
第二句是:「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