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舖結業潮持續,有網民指「手機聖地」的旺角先達中心近年十室九空。有手機店老闆向本報記者表示疫情後人流和生意冷淡,生意額暴跌八、九成,原因是經濟不境,市民消費變得謹慎,再加上受到網購和北上消費潮影響。
「億訊電話維修」店主Wilson指入行逾30年,其中有逾20年在先達中心經營手機維修生意。他憶述20多年前生意興旺,特別是當iPhone推出時生意非常好;自從新冠肺炎爆發後,生意開始走下坡,有約四成熟客移民,中產階層顧客幾乎全部流失。
他坦言,雖然維修需求依然存在,但如今手機價格低廉,許多人選擇直接更換新機而非維修。前來維修的顧客中,約一半是為了取回手機內的資料,因為很多人不擅長備份。過去,手機問題多樣,但現在許多手機需經過認證才能維修,尤其是iPhone的主板問題或進水損壞,修復難度極高。
談到北上消費潮的影響,他表示,確實有部份顧客選擇在大陸維修手機,但由於零件質量差,許多人在大陸修完手機後仍需回港「執手尾」。他強調,自己店舖使用較高質量的零件,雖然價格稍貴。
他又表示,大部份香港人不會在大陸購買手機,因為大陸版本的手機欠缺Google Play Store,無法使用YouTube等應用;許多顧客因不了解大陸手機的限制,買回香港後才發現問題,卻無法解決,強行改裝既費錢又易出問題,遠不如直接購買適用於香港的機型划算。
談到信達中心的現狀,他感嘆商場人流稀少,尤其是晚上8時半後幾乎無人,整個旺角的商業氛圍也不復當年;過去,顧客會隨意逛街,興之所至便購物或維修,如今這種消費意欲已不復存在。
他表示該店生意僅夠維持生計和租金,選擇堅持是因為做了30多年,轉行並非易事,市場對年長者的就業機會有限,再加上近年輸入大量外勞。他又觀查到,近年到先達光顧的外國客人多數是尋找便宜二手機轉賣的人,而以往非消費力較強的旅客。他感嘆不只先達,連黃金商場、旺角電腦中心等人流也大幅減少,甚至整條街都變成「死街」,空置舖位隨處可見,例如先達3樓有舖位變成貨倉。
店主:對未來感到「無希望」
記者問及先達中心的「黑店」是否普遍,店主回應說,過去人流旺盛,確實有黑店,但如今大多已倒閉,因為缺乏人流。他強調現在的手機,尤其是蘋果機多有認證,偷換零件已無意義;維修多集中在屏幕或電池等周邊部件,顧客甚至可現場監督。他續說,現在維修價格已大幅調低,競爭激烈,甚至有顧客拿大陸的七折低價維修報價來比較,但Wilson自信表示歡迎顧客嘗試比較。
記者問及租金情況,Wilson透露每次續租租金都會略為調低,業主態度尚算不錯,但即便租金降低,新入場的商戶仍難以生存,因為人流實在太少。他提到,現在只有下班時段略有人流,整體經濟不景氣,部份顧客更傾向購買便宜的二手機,卻需小心手機曾「入水」或已被更換零件。
談及生意額,他坦言比疫情前下跌超過一半,零售業尤其慘淡,受淘寶、拼多多等網購平台衝擊,連手機配件都少人問津。他表示雖然維修服務暫時仍有需求,但對未來並不樂觀,直言「無希望」,因為網購的興起正威脅多個行業,將來或許能直接寄手機到大陸維修。不過,他認為每當新iPhone推出,先達仍是回收手機的首選地,暫時無其它商場能取代其地位。
手機店主:成為「夕陽行業」
「幸福電訊」店主Steve經營二手手機買賣、手機維修及新機銷售已10年,開業時可謂是商場的黃金時期,如今卻顯得冷清。他形容近年手機市場的熱度下降,一方面因為新機缺乏突破性功能,部份消費者換機周期從每年一次延長至兩、三年;另一方面,經濟環境的影響也讓消費者更加謹慎,只在必要時才購買新機,例如手機丟失、運行緩慢或存儲空間不足等情況。
每逢新iPhone發布時,先達門口常見人龍排隊搶購的景象,Steve卻感嘆這盛況已不如前。過去,香港作為新機發售的熱門地點,吸引不少來自俄羅斯、杜拜、埃及等因制裁或供貨限制無法直接購買iPhone的買家;如今,隨著其它國家版本的iPhone更容易取得,這類買家的數量銳減,首日收購量從一千部降至約500部,市場熱度大不如前。
記者問及是否新iPhone發布能讓生意「吃足一年」,Steve笑言這是網民的誇張說法,實際上新機發布僅能帶來半個月至一個月的短暫生意高峰,炒賣者獲更大比例利潤;而店家每部機賺數十元,多靠數量而非單機高利潤賺取微薄收入。他提到,每年9至10月生意較好,聖誕節前也會有短暫高峰,但整體而言,行業已不復當年光景,成為「夕陽行業」,難以賺大錢,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談到商場的現況,Steve坦言周末人流冷清,因為港人消費模式已改變,不少人選擇到大陸購買手機,因當地有補貼和退稅,價格比香港更便宜,甚至連雪櫃也有人從大陸購買後運回香港。他指出,與3、4年前相比,目前人流下降了八、九成,情況相當嚴重;疫情期間因人們無法外出,商場人流反而比現在多,但自從口岸開關後,人流每月持續減少,周六日反而成為最冷清的日子,店鋪選擇在周日休息。
有網民形容先達為「死場」,Steve認為這說法稍嫌誇張,認為商場情況還算可以。他亦提到電腦業的衰退比手機業嚴重,因智能手機和平板已能滿足大部份需求;電腦的使用周期延長,許多人甚至十年不換新機。他有朋友從事電腦銷售,也表示這兩、三年生意直線下滑,有電腦店因無法支撐高昂租金而轉型網上經營,或搬到租金較低的上層單位。
他批評今年政府對中小企和中產人士毫無資助,醫療、教育等各項開支均被削減,連商業登記費減免也取消;他對未來經濟前景感到更不樂觀,許多人擔心裁員潮,消費意欲低迷,甚至連日常購物也變得精打細算。他特別提到飲食業現況慘淡,許多餐廳開業首月即虧損,甚至第二個月便結業。
他認為,政府借貸給店舖只是短期「吊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相比之下,消費券等措施更能刺激市民消費,帶動經濟。他形容香港高昂的租金成本佔據店舖開支大半,與大陸的低價消費模式相比毫無競爭力;政府若不採取有效措施吸引人流和消費,香港經濟難以復甦。
記者問及手機配件市場的情況,他表示配件生意同樣艱難,因庫存成本高且產品種類繁多,難以迎合所有顧客喜好;加上淘寶等平台提供價格多樣的選擇,消費者傾向網購,令實體店舖經營更困難。@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