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陸山西、寧夏、內蒙古、北京、天津、河北等至少6省市的鼻炎及過敏患者突感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哮喘現象,需去醫院急症,因此各醫院爆滿,甚至掛不上號,也有不幸去世者。官方稱是「雷暴哮喘」,引發民間恐慌。

但民間也有不少人質疑為何此前沒聽說,今年到處都是,還有各種猜測,眾人都在追問,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的現象。

山西白求恩醫院短短數小時四百多人急症

山西是大陸官媒這次雷暴哮喘最早報道出現的地方。山西白求恩醫院9月8日晚上11時急症科人流驟增,短短幾小時共接診了400餘名患者,其中兒童、孕婦、中青年佔大多數。當晚的出租司機也稱送急症的多是哮喘症狀,嚴重的已經休克了。

當地的一個有近60萬粉絲的抖音大V「是生哥呀」9日也發影片,「山西雷暴下所有的醫院都爆滿」他特意強調了兩遍,並且說「多數都是孩子,有住校生,一個班都來了。」

大陸山西出現雷暴哮喘,大量病人上醫院看急症。當地大V影片介紹,山西太原所有醫院都爆滿。孩子多,有住校學生,一個班都上醫院看急症。(影片截圖/大紀元合成)
大陸山西出現雷暴哮喘,大量病人上醫院看急症。當地大V影片介紹,山西太原所有醫院都爆滿。孩子多,有住校學生,一個班都上醫院看急症。(影片截圖/大紀元合成)

環球地理唯一指定的合作帳號「環球氣象官」也在抖音上發影片稱,太原集體爆發一場雷暴哮喘,讓太原幾乎所有醫院人滿為患。

當地一名患者13日向大紀元記者介紹,自己好幾天前就出現症狀,「不能忍,去做了霧化吸氧,好多了。自己有支氣性哮喘,肺部有肺炎,今天咳嗽好多了,今天準備去住院再看一看。」

據大陸公開資料顯示,雷暴哮喘是支氣管哮喘的一種特殊類型,是指在雷暴天氣中或緊隨其後出現的哮喘急性發作或加重。其發生通常需要三個因素:雷雨天氣、較高的環境花粉濃度以及過敏體質。

典型表現:雷暴期間或之後數小時內突發喘息、咳嗽、胸悶等哮喘症狀,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

內蒙古急症哮喘都掛不上號

內蒙古因為種植蒿草,每年過敏的情形都很嚴重,今年也是。據內蒙古12日晚上急症哮喘人擠人爆滿的討論群內消息顯示,昨晚(11日)一名去醫院看急症的患者介紹,「醫院現在根本掛不上號,急症爆滿,只能緊急去藥房買了一瓶吸劑才活過來,差點憋死。」

有患者還表示,「白天沒事兒,一到晚上就開始了。網上看到醫院都掛不上號了,所以也沒立即去醫院,先買藥自己吃起來。」

當地一名醫護人員12日也向大紀元記者證實,「我前天親身經歷了一番,雷陣雨夾雜著冰電,大約下了一個小時,雨停了十幾分鐘後,診所就一下子湧進來幾十位呼吸困難的兒童,都需要緊急霧化。內蒙古、陝西這邊蒿草超級多,花粉在雷暴天氣高壓的情況下在空氣中濃度就很大,就會引發急性哮喘。」

一名經驗豐富的內蒙古患者推薦說,「醫生給開口服的腎上腺激素。我去藥店買了一瓶。常備身上預防氣管痙攣。」

也有患者說自己往年沒哮喘的,今年突發了。好幾個鼻炎過敏的內蒙古人都說其實「8月中就開始厲害了。每年8月底就有感覺了,就逃去外地,到10月初回來。」

還有內蒙古人介紹,「上個月雷暴天氣,差點憋死,我在急症室吸氧,現在還在吃藥,現在只要看天氣預報有雨我就提前關窗戶開空氣淨化器。」

其實根據當地人的說法,內蒙古遠比山西還早一個月就出現大批呼吸困難的病人,有不少患者症狀仍在持續中。

寧夏一個醫院一天近千人胸悶氣短

據寧夏一名醫生12日社媒上披露,他所在的醫院,因為呼吸困難的前來看急症的一天就有600人,看門診呼吸科的有57人、兒科236人,婦產科14人,一共907人。當天立即收治住院的也有42人。

寧夏的楊女士9月11日也公開發文稱,「今天怎麼突然都哮喘了!原本都沒有的。」她還說,「我只是有點悶,氣短,身邊好多人直接哮喘,有點太嚇人了。我們這今天急症都人滿了。」她的帖子也引起很多當地人共鳴。

寧夏馬女士9月13日介紹,「前天晚上突然胸悶氣短、胸口疼,以為是我老公給我氣的。」

寧夏的網民「天山童姥」12日也介紹,「前天颳風的那個勁還沒緩過來昨天半夜打雷,我又感覺嗓子不對了。這一天天的。生活已經夠難了,還要出來這些亂七八糟的病折磨人。」

北京多家醫院短時間內接診大量類似患者

綜合大陸媒體近日報道,北京多家三甲醫院包括北京朝陽醫院、北大人民醫院等急症,在雷暴後短時間內接診大量哮喘、呼吸困難患者;醫生提醒與「雷暴哮喘」相關。

9月13日,北京一女士在社交平台就自己的病症詢問表示,給藥三天了還是無法接觸戶外,「怎麼一開窗、一戶外還是氣短胸悶,大口呼吸時候會不自主咳嗽啊!已經在吃孟魯司特鈉,並且吸『信必可都保』了。」

北京出現雷暴哮喘,病人描述過程驚心動魄。(網絡截圖)
北京出現雷暴哮喘,病人描述過程驚心動魄。(網絡截圖)

她還介紹,「我血常規正常,一氧化氮78,伴有氣短咳嗽,無痰無發熱。咳嗽不是很嚴重,是那種如果大吸氣呼氣就會咳嗽幾下,正常不會咳嗽,就是氣短和胸悶為主。」

在北京的同樣患者回應,「咱倆一樣,吸了哮喘藥,吃了阿斯美和孟魯司特鈉,還做了霧化,都是剛用的時候有點用,後面就沒用了,我還買了空氣淨化器,昨天去中醫院開了中藥,吃了兩次有效果,但是不能出門,一出門就開始咳嗽。」

北京的雷暴天氣出現在9日晚,據從事酒店和烘培產品的供應商俞先生介紹,9日晚11時,突然我愛人出現呼吸困難。之前是鼻炎,以為是鼻炎引發的,第一次這麼嚴重,我們緊急到附近醫院急症就醫,發現同時有較多人因為此問題來急症。

「通過20分鐘的霧化,症狀迅速緩解,應該是抗敏類霧化藥,霧化期間症狀迅速消失,目前已經可以安心睡覺。」

而北京的袁女士10日表示,自己是重度鼻炎患者,「鼻子就是一整個閒置的狀態,除了鼻塞和流鼻涕沒有其它功能了。昨天雷雨天凌晨居然嘴巴都無法呼吸,太過份了!」

而北京的一名孕婦9月9日晚上大風來襲還沒事,結果去洗澡後一切都不好了,「連打8個噴嚏,眼睛也開始癢,呼吸也有點不一樣。整個人都開始難受了,又開始了胸腔憋悶,喘不上來氣。」她只能晚上兩次、清晨一次吸了布地奈德才感覺呼吸順了些。

還有北京人表示,同事家裏的小朋友昨晚哮喘,今天已經進ICU插管了。

天津河北也現大量患者

除北京外,北京周邊的天津、河北都有類似的很多病人。

天津的一名養生博主介紹,11時多準備睡覺,去關窗戶。平時都不關的今天也不知道想起來甚麼這麼勤快。可能就是關窗戶的時候吸入了。「看到外面只有閃電,颳風,我還和我老公說起風了。」躺下沒一會兒就憋得不行,坐起來好一點。嗓子疼。以為心臟病,吃了速效,沒管用,越來越嚴重。因為我有鼻炎,最近很嚴重。美團買了氯雷他定,吃了一片沒管用。』

『越來越不行了,我老公趕緊去買了霧化機回來,但是我已經說不出話了,感覺肺裏呼嚕呼嚕的,嗓子很疼,胸口吸氣的時候都能感覺到凹陷。好幾次以為快嘎了,準備給我媽發條微信做告別了。吸了三四口藥,很快就呼吸順暢了。霧化結束,感覺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天津養生博主在雷暴氣候下關窗,幾小時後突然呼吸困難,出現哮喘,緊急使用霧化氣後,感覺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網絡截圖)
天津養生博主在雷暴氣候下關窗,幾小時後突然呼吸困難,出現哮喘,緊急使用霧化氣後,感覺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網絡截圖)

有河北保定人11日介紹,「連著兩個早上無症狀的犯了哮喘,就是突然憋得慌,上不來氣。」

另有河北人呼應表示,「我去醫院看,排隊的好多都是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真是很奇怪。」

河北的張小姐11日也說,「我都喘了二十多天了。」

同日另一位河北年輕的母親也焦慮說,「窗戶關著,一白天和睡前都沒事,就剛睡著過兩個小時孩子開始一直咳嗽,嚇哧嚇哧地喘。我真的快崩潰了。上個月是眼睛癢,好不容易不癢了,現今又加了個喘,甚麼時候是個頭(流淚)。」

「雷暴哮喘」一詞 民間不少人質疑

針對今年各地出現的「雷暴哮喘」,民間也有不少人質疑,有北京人說,「雷暴氣候以前也有,為何沒怎麼聽說雷暴哮喘,今年為何突然全國各地都出現了?」

也有廣東人說,「活了三十歲了第一次聽說雷暴哮喘好小眾的名字啊?」

有山東網民回應道:「我在山東濱州,這幾年秋季尤其是9月份長達一個月左右,鼻炎咳嗽眼睛癢連年困擾,而且症狀一年年越來越重,各種過敏藥物都用上了,太難受。」

四川一網民表示,以前怪牛、怪豬、怪雞、怪猴子、怪蝙蝠……現在怪天怪電怪大風。

也有傳染系統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類似的質疑說:「這個名詞和以往不同,可能是氣象武器跟蒿草無關。上世紀為了緩解土壤的沙漠化,只有寧夏的跟蒿草有關。 蒿草沒有大面積種植的區域,也在發生,真的很奇怪。除非是氣流轉移有關。」

也有網民質疑是不是大陸多地乾旱下人工增雨導致雨水帶有某種成份刺激人的皮膚和呼吸系統有關。

有河南人9月13日還披露了自己的一個新發現,「大家有沒有發現外面有很多透明的小白蟲,飛來飛去的,就像蒙蟲一樣,但是蒙蟲是黑色的,這是白的,很多很多,以前都沒有發現有這東西,今年很多。」

隨後河南的、山東的、安徽的都有網民紛紛回應,自己也發現了,很多很多。有陝西人也回應今年空中有白色飛沫,不知道是甚麼。

在沒有高頻率提出「雷暴哮喘」之前的7月份,不少患者介紹自己感染了「咳嗽變異性哮喘」。

另外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呼吸道病毒感染(例如普通感冒、流感、新冠後遺症、甚至人類副流感病毒、人類偏肺病毒 HMPV 等)都可以誘發或加劇氣道炎症,高反應性上升,進而引發或暴露出哮喘或類似哮喘的症狀,包括咳嗽。

今年稍早期根據浙江的綜合性的醫療健康平台「丁香園」的消息,4月11日凌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短短4小時共接診了310名患者,均為「雷暴哮喘」患者。

另外重慶市中醫院急症也在約同一時段接診超過120人。丁香園的報道還稱,儘管少見,雷暴哮喘一旦發生,受到影響的人群數量可能非常龐大。在極少數情況下,雷暴性哮喘還可能致命。、

據學術期刊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2022年的一篇報道「Epidemic thunderstorm asthma」,文中指出全球至少26宗「流行性/集體性雷暴哮喘事件」被正式記錄,時間跨越四十年以來;地理上涵蓋澳洲、歐洲、北美、亞洲、中東、非洲等地區。#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