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美國政府正推動一項橫跨政策、監管與資本市場的海運戰略,目標是在全球關鍵港口降低中資影響,並在必要時促成西方資金接手。

三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白宮正在研議支持美國或西方企業收購中資在海外港口的持股,作為「海上供應鏈重置」的核心工具。此一布局被形容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在海運領域最具雄心的擴張。

美國貝萊德(BlackRock)牽頭財團洽購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son)分布於23國的逾40個港口資產,被視為典型地緣政治案例。

交易涉及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Balboa)和克里斯托瓦爾(Cristobal)港口,旨在通過「美資主導」降低中資影響,但受中共反壟斷審查、巴拿馬本地監管及多方博弈影響,目前尚未塵埃落定。

布局焦點:巴拿馬、地中海與加勒比

消息指,除巴拿馬外,美方關注的區域還包括希臘、西班牙、加勒比海及美國西岸碼頭等。希臘雅典外港比雷埃夫斯(Piraeus)是歐、亞、非貿易航道的樞紐,中遠海運(COSCO)持有比雷埃夫斯港務局67%的股權。美方亦在檢視直布羅陀海峽等「海上門戶」的風險。

西班牙方面,中遠海運持有華倫西亞與畢爾包兩大貨櫃碼頭的特許經營權。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近年推進對華經貿,也引發華府對北京涉足西班牙港口的擔憂。

美方對加勒比海的關注度同樣升溫。美方對牙買加金斯敦(Kingston)轉運樞紐的中資參與表示關切。中共招商局與法國達飛(CMA CGM)共同持股經營該港口業務,另有中共國有企業酒泉鋼鐵集團有限公司(JISCO,酒鋼)在該國持有煉鋁廠與鄰近港口。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3月在金斯敦批評中共以國有企業「掠奪性」競標擴張資產。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6月的評估報告更將金斯敦列為拉美—加勒比地區對美國風險最高的中資港口專案。

另在澳洲,與美國副防長史蒂芬‧范伯格(Stephen Feinberg)關聯的私募基金賽伯樂(Cerberus)被指有意收購中國嵐橋集團(Landbridge Group)持有的達爾文港長期租約;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多次表態希望該港回歸澳方所有。

此外,特朗普亦把擁有格陵蘭(丹麥自治領土)視作目標之一,理由是其靠近北極與關鍵航道;今年以來,美方多次提及格陵蘭戰略地位,引發丹麥對美方影響活動的關切並傳召美方外交官。

政策工具箱:海運審查與產能重建

制度面上,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3月啟動對七大海上咽喉要道的非訟性調查,包括直布羅陀海峽、馬六甲海峽與蘇伊士運河等,旨在識別不利航運條件的政策或做法。

白宮則在4月發布《恢復美國海上主導地位》(Restoring America’s Maritime Dominance)行政令,要求重振造船能力、推動更多船舶註冊為美國旗艦,並指示美國貿易代表(USTR)配合301調查研擬針對中國建造或中資營運船舶進入美國港口的收費標準;另評估建立低成本國際船舶註冊機制,以「美國旗號、較低成本」吸引船隊納入美國管轄。

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今年1月把中遠海運列入「與中共軍方有聯繫的企業」名單;雖未立即觸發禁令,但暗示可能採取進一步行動。

美中海事博弈加劇

英國風險與情報顧問公司KCS集團創辦人斯圖爾特‧普爾-羅布(Stuart Poole-Robb)對路透社表示,美國政府將中共在全球港口的投資視為重大國家安全威脅。他援引與美國安全部門的交流稱,北京可能利用對這些資產的控制進行間諜活動、獲取軍事優勢或在危機時擾亂供應鏈。

美國這一海事行動加劇了與中共的緊張關係,後者將港口與航運資產視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中共通過中遠集團、招商局集團及上海國際港務集團等國有企業,擁有或租賃全球廣泛的港口網絡。

根據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去年的報告,截至2024年8月,中資企業在全球129個港口項目中持有投資,覆蓋除南極外的各大洲。

按美國海軍估算,中共民船建造產能約為美國船廠的230倍,美國需數十年才能迎頭趕上。因此,華府將政策重點放在收購、準入規則與國際註冊制度等「近岸工具」,以期在短中期內改變博弈格局。#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