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的複賽現場上,觀眾們看到了很多關於美德的故事。劇目中的人物無論古今中外,選手們都表現了他們或精忠報國,或堅守信仰,或者「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飄逸,或「此生為何來」的終極思考等深刻的品質。

而台灣青年女子組選手曾品暄在複賽舞台上講述了一個古代婦女忠貞不渝的故事《夢迴》。

「我飾演的是一個古代的女子,她在家中等待著她遠征的丈夫凱旋歸來;但是等了很久丈夫還是遲遲未歸,因為她太過思念了,以至於在無盡的思念中她出現了幻覺。」曾品暄講述著,「這就是中間那一段銀鈴聲,『風鈴故人歸』嘛,她彷彿看見了她的丈夫,與丈夫重聚無比的快樂,但是她突然間清醒了,因為她發現丈夫根本沒有回來過⋯⋯」

在用心創作這個人物的時候,曾品暄深切體會到了中國古代女子的傳統美德。

「對丈夫的堅貞守節,與丈夫始終以禮相待,他們都對自己有著道德上的要求。」她說,但如何處理劇目中的悲傷情緒呢?是一味地表現無盡的悲傷難過嗎?曾品暄剛開始一直無法找到最理想的感覺。

「後來我決定從不同層面上去表達那種悲傷,會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從剛開始的自私的去表達悲傷,到最後取而代之是更高尚的、傳統的中國女子的美德,她的丈夫上戰場為國家,她要為他人著想,一種無怨無悔的信念⋯⋯」

在學習中國古典舞的9年時間裏,這樣的傳統文化深深刻到了曾品暄的心上。其實她自己學舞蹈的過程,也是一個漸漸修去自我、轉向更大的為他境界的過程。

「小時候覺得自己的跳舞條件不太好,如果為了展現自己,那我就會被這個問題所障礙住了。」她說,「但是如果拋開那些東西,真的是想要去好好學習中國古典舞,然後把她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古典舞的純真、純善、純美的內涵的話,所有外在條件都不是問題了,就是自己的那顆心最重要。」

而跳舞過程最讓曾品暄陶醉的正是這種純粹的感覺,「我覺得跳中國古典舞最快樂的地方就是保持一個純淨的心。真的去享受舞蹈的時候,我覺得那是最快樂的。」

所以,這次來參賽曾品暄也不是為自己而來,她是想親眼看看那些掌握了「身帶手、胯帶腿」技術的舞蹈演員,向他們學習,把這個絕技帶回台灣,讓中國古典舞更加發揚光大。

「我們台灣比較少有老師直接去教『身帶手』和『胯帶腿』,我們多數要靠自己去領悟。所以這一次來就是直接用眼睛去學習,然後把這個知識帶回台灣,希望能夠好好把它學會,等未來或許有機會當老師的話,可以承傳下去這個部份。」

曾品暄說,「我覺得還是要保持一顆純淨的心,不是為了學而學,得清楚知道自己學是為了甚麼,有的人覺得『身帶手、胯帶腿』可以放長舞姿,但如果是為了展現自己而去學,我覺得這樣反而學不會;所以最重要的還是保持一顆無私的心去學,可能學起來比我們自己想像的要快許多,容易許多,當然我還在尋找的過程中⋯⋯」

中國古典舞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曾品暄認為,她更是一個媒介,「是傳播神傳文化與傳統價值觀的媒介,她背後有著更深的內涵。」#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