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AI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香港具備科研、資金、數據、人才的優勢,並有豐富應用場景,有望成為全球AI發展樞紐。政府會加大推動AI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以「加強基建,推動應用導向」為策略,在重視防範安全風險的意識下,推進AI+發展,促進AI在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

目前,港府已加大力度培育本地及吸引國際和內地AI人才,包括成立「AIR@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匯聚過千名專才,以及雲集近千家AI企業,提升本港AI的研發實力,為開發不同AI應用奠定基礎。當局早前宣布推出30億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將會短期內接受申請,支持本地資助院校吸引AI等方面的國際科研頂尖人物來港,帶領前沿科技基礎研究。

李家超指已預留10億元,於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促進AI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他續稱,香港具備成熟融資渠道,涵蓋天使投資、創投、私募基金、耐心資本及首次公開招股(IPO),能有效連接全球資本與優質項目。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作為政府全資擁有的「耐心資本」機構,已投資包括AI大語言模型、雲計算及AI藥物研發在內的多家AI企業,未來將會繼續投資AI產業。

繼數碼港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政府推出「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後,當局今年內會推出北區沙嶺約10公頃數據園區發展用地作市場招標,提供先進算力設施,推動數據及AI相關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AI發展須以安全為舵,以應用為帆。港府重視AI應用的治理和風險防範,政府及公營機構的資訊系統均需接受反覆測試、審核和持續監察以確保安全。

李家超表示,政府部門亦會自行開發專門的AI方案,如語音非緊急報案、加快運輸牌照審批等;提升交通管理,根據實時數據疏導交通;提供便民體驗,為「智方便」及「數碼企業身份」用戶提供「AI助手」,解答查詢及提供個人化服務,並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推薦合適的資助計劃和公共服務支援;支援照顧者,透過AI聊天機械人便捷獲取資訊;提升治療成效,引進數字病理技術及AI的應用,以提高病理學組織及細胞分析的準確度,以及推展生成式AI於臨床流程應用,提升病人護理效率以及醫院管理和服務水平等。

此外,港府亦會推動AI商務應用。金管局與數碼港推出的第二期AI沙盒計劃將推廣至更多金融機構。金管局亦正建立AI模型評估方法,強化金融系統安全測試。發展局將資助私營工程應用AI。律政司亦將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檢視更廣泛應用AI所需的法律配套。@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