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保守派新星查理‧柯克近日被刺殺,但是他開創的「美國轉折點」運動只會更強大。支持暗殺的暴力言論屬於「言論自由權利」範疇?受第一修正案保護嗎?

查理發起的運動走向世界

查理‧柯克被刺,而他發起的「美國轉折點」運動正在美國各地飛速傳播,並走向世界。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很多國家都有人舉行悼念活動。

如英國的「團結王國」遊行,遊行定位為「言論自由節」,實際上聚焦移民政策、邊境控制等。由於遊行前正逢查理‧柯克9月10日被刺殺身亡,組織者將其口號定為「獻給查理‧柯克」。這個口號吸引了遠超組織者預計的十萬人參加。

澳洲、南韓、捷克、德國、以色列、英國、波蘭、紐西蘭以及西班牙都舉行了專門悼念查理‧柯克的活動,雖然參加人數僅數十至數百人,最多英國上千人,但卻代表了一種趨勢。他們代表了本國的相當一部份民意,即如何應對面臨的社會危機和急遽變化的國際環境。如德英聚會主要是顯示反移民立場,而波蘭則是響應柯克的反共產主義立場。

在這個動盪的歷史關口,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很多人都能從查理‧柯克身上看到自己可以學習和被激勵的因素。

查理在恢復美國傳統價值

查理‧柯克的「美國轉折點」運動和他在校園的演講辯論不是在捍衛言論自由,馬斯克收購推特才是。查理捍衛或試圖恢復的是更廣泛的以基督教信仰為核心的美國傳統價值。

過去十多年,美國有兩個主要的保守派運動,一個是查理‧柯克開始於2012年的「美國轉折點」運動,另一個是特朗普從第一次2016年競選總統開始的美國優先MAGA運動,兩者都以回歸美國傳統和宗教信仰為基礎,前者注重於青少年,後者因為和總統選舉同步,所以更注重於實際政策。兩者在理念上有很多交集,但運動並沒有融合。

特朗普在第二次競選中,查理‧柯克在幫助贏得大學生選票上功不可沒。他做了一件人們認為最難,然而卻是最重要的事,就是在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中恢復傳統理念。大學是自由派和極左勢力最強大的堡壘。柯克有一套完整的保守派理念,有執行的計劃和親身實踐,包括後來為所有人所知的校園辯論「請證明我錯」。

他在18歲時,就看到了美國社會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而且身體力行去解決。不得不說,他來到這個世界是肩負使命的。他堅定的基督教信仰、淵博的知識、辯論的智慧和技巧都是超人的。可以說他影響了一代年輕人。

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美國轉折點」組織創辦人暨執行董事。圖為柯克於2018年7月26日在華盛頓的喬治華盛頓大學舉行的「高中領導力峰會」上發表演說。(Samira Bouaou/大紀元)
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美國轉折點」組織創辦人暨執行董事。圖為柯克於2018年7月26日在華盛頓的喬治華盛頓大學舉行的「高中領導力峰會」上發表演說。(Samira Bouaou/大紀元)

查理理念在更快速和更廣泛的傳播

美國健康和公共衛生部長小甘迺迪在上周末甘迺迪中心舉行悼念活動上發言,談到他17歲的姪女上大學,準備行李時帶了一本《聖經》,她母親問她為甚麼,她說她要像查理那樣生活。

情報總監加巴德也在悼念儀式上發言,談到查理被殺的第二天,有人說「我們現在能做甚麼?我知道答案應該是愛,應該是和平,但查理試過這些了,沒有用」,我對她的回答是,「不,那是有用的,而且非常有力,這就是為甚麼他們殺害了他。」

短短幾天,查理正式葬禮還沒有舉辦,「美國轉折點」總部就接到了37,000份要求建立分部的申請,而現在的規模是900個大學分部和1200個高中分部。

查理‧柯克開啟的青年保守主義運動一定會更強大,不僅是他妻子承諾要使它繼續和加強,而且是人們接受了他的理念,思想是不能被子彈射殺的,相反會更快速和廣泛地傳播。

支持暗殺的暴力言論 會有後果

查理被刺後一些人的表現,引發了一個關於言論自由的大討論。一些人在網上或工作場所慶祝查理被刺,這些人中的一部份已經被解僱或停職。這些人的第一修正案的言論自由權利是否被侵犯了?

實際上,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的描述是「禁止國會立法剝奪言論自由」,在制定第一修正案時,僅僅指聯邦立法,後來擴展到包括聯邦、州和地方立法。

所以說,第一修正案保護的是言論自由不被立法和政府剝奪,並不涉及到私營企業。查理‧柯克遇刺事件後,亞特蘭大的大企業僱主已暫停或解僱在網上發表不當言論的員工,這些大企業包括達美航空和亞特蘭大兒童醫療保健公司。

亞特蘭大的一位民權律師表示,他接到很多電話,說這違反了我的第一修正案權利!這位律師說,「這很簡單。你沒有權利。」他說,「私人企業主的真正目的是賺錢,如果他們覺得你在網絡上、周末或個人時間的行為讓他們丟臉,他們可以選擇解僱你,你也沒有任何權利。」這是一位民權律師,專門為這些被侵犯了人權的顧客打這類官司的。

具體地說,私企員工如果違反了公司規定或破壞了公司形象和聲譽,是可以被解僱的。如密歇根的那家Office Depot的員工,拒絕為客戶打印燭光夜悼用的傳單,違反了公司規定,所謂呼籲抵制既破壞了公司形象,也給公司帶來經濟損失,而且那不是言論而是行動,公司沒有選擇,只能解僱她們並公開道歉。

況且,被解僱的員工仍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公司不能阻止,他們的言論自由並沒有被剝奪。而且,第一修正案只針對政府和立法。後來最高法院有很多判例,特殊情況下確實言論自由可以讓位於國家安全,雖然門檻很高。

最重要的是,即使有判案先例,法律是人制定的,而人類是有更高的標準的,是神給人的道德標準。這些行為也許不違法,但是會有後果的。

查理致力於和平對話 卻被暴力謀殺

查理‧柯克就是為了不同觀點不要發生暴力衝突,才致力於用最和平的方式進行對話,卻被最暴力的方式剝奪了生命。慶祝他失去生命並非表達不同意見,而是支持暗殺這種嚴重刑事犯罪行為。當然這些人確實有言論自由,但並不表示僱主不能解僱他們,有很多職業是需要一定的道德操守的。

在已知的案例中,最大部份是教育工作者,如中田納西州立大學(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院長助理、德州和愛荷華州多名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教書育人的,支持暗殺不同意見的人是沒有資格教育學生的。另一些是醫務工作者和消防隊員,這些救人的職業,支持暗殺的人也是不適合從事的。

實際上,即使他們被解僱或停職,他們仍然可以繼續表達他們的觀點,他們仍然享有言論自由,只是原僱主認為他們不符合職業要求。

2025年9月10日,查理‧柯克在猶他州猶他谷大學活動上講話時,被槍殺。(Amy King/UG/AFP)
2025年9月10日,查理‧柯克在猶他州猶他谷大學活動上講話時,被槍殺。(Amy King/UG/AFP)

「慶祝查理被刺殺」的外國人將被禁入境美國

除了美國國內已經和正在發生的解僱外,國務卿魯比奧表示,國務院將禁止任何慶祝或美化查理‧柯克被刺殺的外國人入境美國。並且表示已經在做了。

而在華人圈,至少有兩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網絡名人,由於慶祝被人舉報,現在面臨被FBI調查的可能。有人以此為例說美國並無言論自由。其實不然。

首先,這兩位都是客居美國,一個是綠卡,一個是政庇待批准。人間常理是客隨主便,主人要送客,不需要特別的理由。即使是離開美國了,他們也還可以繼續發表他們的觀點,在中國可以用微博、微信或抖音甚麼的,也可以翻牆繼續用X之類的美國平台。

這和禁止慶祝的外國人入境是一樣的,簽證、政庇都是特權而不是基本權利。凡是到美國領事館辦簽證的人都知道這一點,被拒簽的人不會去領事館力爭自己的權利,因為這是起碼的常識。你想去作客,主人不歡迎,甚至都不需要告訴你理由。

法律挑戰

當然,無論是國內解僱還是禁止入境,都可能遇到法律挑戰。

美國最高法院判例中,國家安全在特定情況下可優先於言論自由,特別是在戰時、冷戰或反恐的背景下,但政府需證明明確且立即的危害。

被告方可能援引2010年Holder v. Humanitarian Law Project案的邏輯,認為這些言論可能間接支持或美化類似恐怖主義的政治暴力。在該案中,最高法院判決確認政府可限制與恐怖主義相關的言論或行為,即使這些行為表面上是和平的。另一方面則面臨同樣是最高法院判決的五角大樓文件案的高門檻挑戰。

不過,這兩個案例被告方都是政府,對非政府的解僱意義不大。

而魯比奧的入境禁令,由於是針對不在美國的外國人,第一修正案不一定適用,而且完全是國務院的行政權力。#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