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Prudential plc(「保誠」)委託Economist Impact所進⾏的研究顯⽰,亞洲患者希望在求醫時盡可能降低對⽇常⽣活的⼲擾。「患者⼼聲:亞洲⺠眾的醫療體驗」(Patient voices:experiences of healthcare access in Asia)探討香港、印尼、⾺來西亞和新加坡⺠眾的醫療體驗及獲取醫療服務的經歷。
是項研究於2025年4⽉⾄5⽉期間進⾏,分別向4,200多名患者以及各地權威專家進⾏調查和訪問。報告顯⽰,香港、印尼、⾺來西亞和新加坡有數千⺠眾認為獲取醫療服務是⼀件⿇煩的事情。
亞洲患者指出三⼤主要「痛點」:
- 尋求醫療協助的過程複雜:55%的受訪者表⽰,出現健康問題時不知道到何處求診。他們反映預約困難、候診時間過⻑和付款程序繁瑣等問題。
- 費⽤⾼昂且不清晰:三分之⼀的受訪者表⽰,醫療費⽤往往⾼於預期。每⼗位患者中,就有近五位會求助於家⼈、慈善機構、貸款或眾籌等社會安全網。超過80%承認曾延遲就醫,其中22%表⽰最主要的原因是擔⼼成為親友的財務或照護負擔。
- 患者無法獲得所需資訊:55%的患者表⽰,他們缺乏⾜夠的資訊來作出治療決定。近40%的受訪者會在初步診斷後使⽤⼈⼯智能等數碼⼯具尋求治療指引。
保誠健康執⾏總裁Arjan Toor表⽰:「亞洲的患者要的是⼀個契合⾃⾝需求、簡單易⽤,且能及時提供所需照護的醫療系統。我們深信,從他們成為患者的那⼀刻起,不斷陪伴左右,並在診斷、治療到康復的每個階段提供指引及⽀持,正是保誠能為客⼾帶來安⼼的關鍵。我們與醫療夥伴緊密合作,確保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及照護,同時致⼒提升醫療費⽤的清晰度和可預測性。透過打造安⼼無憂的醫療體驗,我們旨在幫助亞洲各地的患者專注於康復——這也是對他們⽽⾔最重要的事。」
患者需要更清晰的指引協助尋求合適的醫療服務
患者表⽰,求醫時讓他們安⼼的⾸要因素是⽇常⽣活的不被過度⼲擾降⾄最低。然⽽,近六成的受訪者認為前往普通科醫⽣的求診程序繁瑣,預約困難,且賬單與保險流程令⼈費解。
因突如其來的費⽤和家⼈承擔的財務⾵險導致患者延遲就醫
亞洲患者表⽰,能夠確信⾃⼰可以負擔醫療費⽤是令他們安⼼的另⼀要素。然⽽,專科診費、⾏政費⽤或藥費等隱藏或意外收費讓許多患者感到措⼿不及。調查顯⽰,這些意外費⽤是阻礙患者就醫的五⼤障礙之⼀。
政府補助的醫療服務或公營醫保等規範的付款機制在香港和新加坡甚爲普遍;而在馬來西亞及印尼,許多患者則倚賴貸款或眾籌等替代資源來⽀付醫療費⽤。亦有患者因擔⼼收⼊受損或成為家⼈的財務負擔⽽選擇延遲就醫。以印尼為例,93%的患者表⽰曾延後就醫。
患者愈發信任數碼資源作為確診後作出治療決定的依據
在確診後,近40%的患者會運⽤⼈⼯智能等數碼資源作出治療決定,反映他們希望彌補⾃⾝知識上的缺⼝,亦突顯建⽴可靠線上資源的迫切需求。
打造以患者為本的醫療體系
要改善患者獲取醫療服務的效率,需要醫療機構、保險公司、政府、科技創新⼈⼠和公營機構攜⼿合作。報告指出,建⽴更透明的收費標準、更清晰的流程,以及更便利的數碼資訊渠道,將有助於讓患者更容易獲得照護,並在整個醫療旅程中感受到⽀持與關懷。@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