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宣讀《施政報告》,他在長篇的政策宣講中,提出香港要加速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板(SGEI)自2014年起就已經存在,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黃金交易,那麼,為何還要在香港「另起爐灶」?
這不僅僅是一個發展規劃,這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淘金夢。發展藍圖很清晰:三年內黃金存儲量突破2000噸,建立全新的中央清算系統,邀請上海黃金交易所參與以實現「互聯互通」,並大力發展代幣化黃金等新產品。
今年以來,全球對黃金包括交易所買賣基金等投資工具需求強勁,第二季全球黃金總需求按價值計同比上升45%,達1,320億美元。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指,「黃金不但兼具金融和戰略屬性,更是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戰略資產,特區政府參與建造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能給予市場信心和確定性。」
然而,當把視線從港府官員們描繪的藍圖移開,有一個疑問:這究竟是香港經濟的強心針,還是政治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落寞與求生
官方的豪言壯語,無法掩蓋香港當前的窘境,這座城市曾經繁榮的經濟、金融、樓市和貿易等愈發落寞。
過去五年來,恒生指數在全球主要股指中長期表現墊底。首次公開募股(IPO)更是慘淡,募資額一度被印度等市場超越。在2022年至2023年,港股IPO募資額排名跌出全球前五名。
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信心的流失。自2020年《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的法治基礎遭到嚴重侵蝕。國際資本與人才「用腳投票」,將區域總部和資金遷走已是公開的秘密。美國國會的報告就曾指出,《港區國安法》對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地位構成了根本性挑戰。
在這樣「失血」的背景下,港府拋出的黃金計畫,是一次由上至下、帶有濃厚政治任務色彩的嘗試。它急需一個足夠規劃宏大、且符合北京戰略意圖的新故事,來證明香港仍然「有用」。黃金,這個兼具金融和戰略屬性的古老金屬,便被推上了前台。
為何有了上海還需要香港?
上海黃金交易所允許境外投資者用人民幣交易黃金,為何還需要香港「另起爐灶」?這絕非簡單的重複建設,而是一套精心設計的「雙軌制」。上海與香港,要扮演兩個功能互補但風險級別完全不同的角色。
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板(SGEI),它是「在岸的國際化」,是把國際客人請進「主屋」的會客廳。所有交易都在中國內地的法律和資本管制框架內進行,直接受中共的監管。對於多數西方機構,這意味著直接暴露在政策風險和司法環境之下。
未來的香港黃金市場,它的定位則是「離岸的樞紐」,是在主屋外新建的「獨立豪華宴會廳」。其核心價值,在於提供一個風險隔離區:
1、法律隔離,儘管備受侵蝕,香港的普通法系在商業合同和糾紛解決上,依然是國際資本更熟悉和相對信任的體系。
2、資本管制隔離,香港沒有資本賬戶管制,資金理論上可以自由流動。這是它與上海、深圳最本質的區別,也是其金融中心地位的命脈。
3、貨幣隔離,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CNH)中心。在此建立黃金市場,能讓國際投資者在不直接觸碰內地的在岸人民幣(CNY)管制體系的情況下,持有和交易人民幣計價的資產,這是人民幣國際化至關重要的一步。
因此,可以看到北京的算盤是讓那些不敢直接進入「主屋」(上海)的國際資本,先放心地進入「宴會廳」(香港)。在這裏,資本可以自由彙集、交易、沉澱。而連接香港與上海的「互聯互通」管道,其閥門則牢牢掌握在北京手中。這條管道將是「可控的」,大概率會像中港股市「滬港通」那樣設置額度、限制流向(鼓勵流入、嚴控流出),並在必要時關閉閥門,防止外部風險傳導至內地。
為全球金融秩序的重構備戰
這早已超越了香港本身的經濟得失,它指向的是全球金融秩序的重構。
近年來,中共央行不斷的增加黃金儲備。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央行黃金儲備為7402萬盎司,較上月末增加6萬盎司,為連續第10個月增持。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全球央行已連續15年淨購入黃金。2022至2024年,全球央行的購金需求持續處於歷史高位。
在此背景下,香港建立黃金市場的戰略意圖昭然若揭。
首先,是爭奪黃金定價權。目前,全球黃金的定價權由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和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牢牢掌控。在香港建立一個龐大的有實體黃金支撐的、連接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交易中心,就是要在亞洲時段創造一個「東方價格」,挑戰西方的定價權。
其次,是為人民幣「鍍金」。通過將離岸人民幣(CNH)與黃金這一硬通貨深度綁定,提升人民幣的國際信譽和儲備貨幣屬性。
最後,是構建「平行體系」。這個由「香港(離岸)+上海(在岸)」構成的黃金交易網絡,將成為一個獨立於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和西方金融監管之外的「平行世界」的基礎設施。它可以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東產油國,乃至像俄羅斯這樣被西方制裁的國家,提供一個安全的交易和儲備渠道。
關鍵與終局
這個計畫的設計精巧,它試圖榨干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的最後一點制度剩餘價值,將其改造為一個服務於中共地緣戰略的功能性工具。
然而,整個宏偉藍圖成功的關鍵:在於國際社會是否依然相信香港的法律和制度「防火牆」是真實有效的,但中共近年來的種種舉動,從實施《港區國安法》到修改各種制度,恰恰是在親手拆除這道牆。
因此,這場「淘金夢」最終可能吸引來的,更多是早已選邊站隊、如北京「93閱兵」時到場的國家,而非它真正渴望的全球資本。香港的未來,或許不在於它能儲存多少噸黃金,而在於它還能否留住那些比黃金更寶貴的、無形的價值。@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