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險在中國迅速普及,尤其是2013年以後,隨著經濟高速增長,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開始認識到保險的重要性。大部份人選擇繳納長期保險,例如交20年保費,然後按月領取收益或一次性領取。然而,看似穩健的保險市場背後,潛藏著巨大的風險——中國保險公司在未來十幾年可能迎來大規模爆煲,甚至不可避免地面臨倒閉。這一現實提醒公眾,保險並非絕對安全,投資者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並開始審慎思考如何保護自身利益。
巨額資金積累與海外投資風險
中國保險公司在過去十幾年,尤其是2013年至2020年間,收取了大量保費,但支出相對較少,導致手中積累了巨額資金。理論上,這些資金應通過穩健投資產生收益,支撐未來的賠付。然而,現實情況卻極為不樂觀。大量保險資金被投向荷蘭、歐洲等海外市場,但由於缺乏經驗和風險控制,很多投資幾乎血本無歸。例如,中國平安保險通過旗下子公司投資荷蘭富通集團(Fortis),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遭遇嚴重虧損;中國人壽保險在海外投資中存在違規行為,包括超出監管範圍進行對外投資,也造成部份資金損失。此外,在「一帶一路」海外項目中,中國保險公司參與了多個投資項目,但由於政治風險、市場波動和管理不善,部份投資未達預期甚至虧損。海外投資失敗與中共強推「一帶一路」、過度強調政治優先而忽視經濟風險直接相關,顯示政策驅動下投資盲目性。
國內投資房地產風險與政策責任
在國內,保險資金的主要投向是房地產企業。由於資金規模巨大,保險公司幾乎只能投資大型房地產開發商。部份大型房地產企業的股東中直接包括保險公司,例如,遠洋集團的中國人壽和安邦保險持股約29%,恒大集團也曾有保險資金參與投資,其它大型房企如萬科、碧桂園、融創、中海、金地等也存在保險公司持股。資金高度綁定房地產市場,一旦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斷裂,保險公司將直接受到衝擊。近年來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下行,多家大型開發公司資不抵債,保險公司投入的巨額資金回收困難,未來現金流緊張的風險越發突出。國內投資失敗主要源於中共房地產政策及監管措施頻繁調整,政策導向直接影響企業現金流和償付能力。
兌付高峰與倒閉不可避免
從2013年到2020年,中國普通家庭大規模購買保險,使2033年至2040年成為保險兌付高峰期。屆時大量保單到期,保險公司必須在短時間內支付巨額現金。然而,由於保險公司在大規模收取保費期間,將資金投入海外投資、房地產和高風險項目,造成大量虧損,積累的資金已經大幅縮水。這意味著,在未來兌付高峰時期,保險公司必然面臨嚴重資金困難,連鎖爆煲甚至倒閉幾乎不可避免。公眾長期被誤導認為「銀行可以倒閉,保險公司不可以倒閉」,實際上,中國保險公司在資金鏈斷裂或資產無法兌付時是有可能倒閉的,政府並不會無條件兜底。恒大保險作為案例,因資產負債錯配和投資風險管理不到位,在償付能力嚴重不足時被監管接管,這警示人們,即使是大型保險公司也可能面臨倒閉現實。
海外政治動盪與額外風險
海外政治動盪進一步加劇了保險公司投資風險。敘利亞政府被推翻,中資基礎設施與能源項目遭受重大損失;斯里蘭卡政局更替頻繁,中資港口和基礎設施項目回報下降;尼泊爾政府總理閱兵後回國即逃亡,夫妻一死一逃,中資企業投資項目停滯。政治風險不僅直接造成海外投資損失,也間接影響保險公司財務狀況,加大倒閉概率。中國保險公司在海外投資中面臨的不僅是經濟風險,還有複雜的政治風險,這使企業資金安全更難以保障。
內部治理與高管貪腐
保險行業內部管理問題同樣加劇了風險。例如,安邦保險董事長吳小暉通過複雜的金融操作和企業收購,挪用資金數百億元人民幣,導致資產負債表嚴重失衡,進一步削弱公司應對未來賠付的能力。這類高管貪腐和公司治理缺陷,使保險企業的倒閉風險進一步上升,也揭示行業監管和內部治理存在嚴重漏洞,顯示出制度性風險和管理漏洞對行業健康的長期影響。
中共政策與體制責任
更重要的是,中共當局在監管和引導方面存在明顯責任缺失。在保險行業高速擴張的時期,官方既未對高風險投資進行嚴格約束,也沒有對公眾進行充份風險提示,甚至長期宣傳「保險公司不可倒閉」,誤導民眾將大量資金投入保險產品。這種制度性疏漏和政策宣傳的誤導,使普通投資者承擔了本應由監管機構部份承擔的風險,也加劇了未來兌付高峰的壓力。此外,中共的房地產政策導致國內投資失敗,強推「一帶一路」及海外政策導致海外投資失敗,政策強調政治優先而忽視風險,是保險企業危機形成的直接原因。體制性原因在於,中共繼續要求企業在風險動盪、政局不穩地區投資,堅持政治優先而非經濟風險優先,這使危機只會越演越烈。
公眾應對措施
面對潛在倒閉風險,普通人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保護自身利益:
停止繼續繳納保費,避免資金進一步綁定;
根據保險合同條款提取現金價值或退保資金,確保合法權益;
分散投資風險,不將所有資金集中在單一保險公司或產品;
定期關注保險公司財務狀況和監管公告,及時發現風險訊號。
這些措施是普通家庭在高風險環境下保護自身資金安全的必要策略,也是對未來潛在金融危機的有效防範。
結論:倒閉不可避免與體制警示
中國保險業表面繁榮,但背後危機重重。長期積累的巨額資金投向高風險領域——海外投資虧損、政治風險頻發、國內房地產投資高度綁定、行業下行及高管貪腐,使保險企業倒閉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恒大保險的倒閉警示我們,2033年至2040年將是保險兌付的高危窗口期,若監管和治理不改善,整個行業的大規模爆煲幾乎無法避免。公眾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保護自身資金,監管部門也需加強監管與風險防控,以避免金融風險引發社會信任崩塌。
同時,這凸顯中共當局在政策導向、監管缺位、政治優先及體制性決策導致投資失敗方面的嚴重責任,而民主、自由是獨裁封閉的天然對手,也是解決中國一系列危機的萬能藥,如果政治優先體制不改變,類似危機在未來只會越演越烈。#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