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近年多份《施政報告》交給 AI 作對讀,機械的答案其實很一致:這屆政府最核心、最高頻的政策主軸,就是「北部都會區」。但高頻不等於高效。兩年多來,從「行動綱領」、企業意向書到專章鋪陳,真正「落地」的項目卻寥寥。這正是今次想和大家認真談的:北都為何進度受質疑?即將出台的「專屬法例」又會把香港帶往哪裏?

專屬法例:加速器還是繞道器?

政府擬為北都設立專屬立法與高層督導委員會,外加牽頭公司與專項資金。從行政角度看,這是為了縮短程序、集中權限、提升執行力;從治理角度看,卻等於在香港既有的「程序正義」上開了一道側門:

‧ 預算監督的稀釋風險:若北都資金調撥毋須逐項經立法會審批,審查與問責力度勢必下降。
‧ 規管框架的例外化:環評、城市規劃、土地處置等是否會以「特例」方式處理?政府說「未規定者仍遵一般法」,但在落實細節上,「怎樣算加快、怎樣算繞過」是關鍵。
‧ 邊境與法域的想像:北都貼近口岸,若為人流、物流、數據、生物樣本等設「便捷通道」,香港與內地在此處的邊界清晰度與普通法適用範圍,都需要白紙黑字講清楚。

一句話:加速可以,但不能「黑箱」加速。制度便利不應成為監管真空。

為何未「落地」?北都三個結構性障礙

1.項目選擇與風險分攤不明

企業意向書過多停留在倡議層面。當前本地大型發展商財務壓力不輕,若政府又改用「雙信封制」(價格 + 規劃方案)與「產業綁定」條件,投標風險溢價上升,誰承擔長期現金流不確定性便成了核心。

2. 投融資體系尚未交代

牽頭公司如何融資?是否以項目債、收益債或政府擔保?若以庫房「孭數」,在財政結餘萎縮(且或需發債)的背景下,公共財政承擔曲線必須向市民清楚展示。

3.治理結構重疊、責任分工模糊

不同層級委員會彼此交疊,效率不彰;問責制度口號多、落地少。誰拍板、誰負責、誰被問責—若不先釐清,專法也難救速度。

土地、環評與徵收:加速≠減標準

北都涵蓋元朗、天水圍、上水至邊境一帶,潛在住宅單位至90 萬之多,足以改寫香港的人口與城鎮格局。對此,程序與標準必須「明確、透明、可預期」:

當中環評是否有「一地兩制」加速機制?加速並不等於放寬指標;影響跨境生態與濕地的評估尤需獨立、公開。

對於土地徵收方面,如何補償標準、談判流程、申訴機制要先公布、後實施,避免社會撕裂。

整體規劃若需要增加地積比率、用途管制將出現差異化安排,當局應交代其城市承載力、基建費隱含成本與社區設施配置。

產業願景與現實落差:從口號到條件

施政報告把北都定位為「新動能」,從先進製造、生命健康、AI/數據到低空經濟都有藍圖。然而先進製造需要供應鏈配套、專業技術人力、國際認證與穩定電力/能源;香港要吸引中高端環節,要用空間換時間,用政策換成本,而非只靠宣傳。

至於生物醫藥若缺乏本地藥械審批與臨床資源的制度性突破,仍將受制於外判與轉口;曾出現儀器因法規限制未能使用的案例,折射出監管—創新落差。

還有是當局主打的人工智能AI ,相關資料要素涉及跨境數據流,政策承諾之外,合規框架、標準互認與數據安全的可操作性,才是企業落腳與投資的關鍵。

先談條件,再談聚落。沒有成本、人才、法規三角的匹配,產業園只會成為地產式的「殼」。

民生與中小企:被大敘事蓋過的小題大意

北都在施政文本中被重複數十次,但「失業」僅被輕輕帶過。當資源大量傾斜到超大型計劃,中小企融資、內需提振、創業與轉型支援相對稀薄;而市民關心的住屋負擔、交通承載、社區醫療與教育容量,都需要與北都節奏同步校準,否則就是建設先行、生活滯後。

現實是北都的發展仍有多個核心問題仍未解決:

1. 項目選擇機制:哪些由公部門做、哪些交市場?退出與問責條款是甚麼?
2. 資金來源與償債安排:牽頭公司資本結構如何?現金流覆蓋率、潛在或有債務有無上限?
3. 程序與監管:專屬法例下,環評/規劃/採購如何「加速但不降標」?
4. 跨境協同:人、貨、數據與生物樣本如何合規流動?普通法如何銜接大灣區規制?
5. 民生配套:人口導入節奏與醫療、教育、交通、社福配額如何同步?不然將誰來承擔擁擠與成本外部性?

北部都會區可以是香港下一個20年的城市主命題,也可能成為一場昂貴而缺乏驗證的豪賭。加速不是目的,可信才是。若專屬法例與「特區中的特區」邏輯只是把程序關進黑箱,社會最終會用不信任來回應;反之,若能以公開透明的財政結構、可驗證的產業條件與同步到位的民生配套去說服市民,北都才可能從政治工程走向經濟與生活的雙贏。

在財政空間收窄與經濟兩極化的當下,每一分「北都開支」都是納稅人的風險敞口。請把風險講清楚,把責任講明白,把進度講出來。這樣的北部都會區,香港人才會放心政府的政策取向。◇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