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執政黨)的總裁選舉於周一(9月22日)正式開始,共有五名國會議員角逐,以接替即將卸任的首相石破茂之位。

新任黨魁將於10月4日由黨員與國會議員共同投票產生。由於自民黨是眾議院第一大黨,獲勝的人選很可能在國會投票中當選為日本首相。

勝選者面臨的當務之急,是為政黨重塑形象,阻止支持者流向競爭對手。近期選舉中,這些政黨已使自民黨相繼失去國會兩院的多數席位。

當選者最終若出任首相,也將肩負引領日本應對日益嚴峻挑戰的重任,包括持續的通脹壓力、日趨緊張的區域安全環境,以及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各項談判與合作。

在五名角逐者中,多數日本媒體民調顯示,主張促進經濟發展、立場保守的高市早苗,以及傾向改革、較年輕的小泉進次郎為領先者。

投票機制與政局變數

自民黨總裁選舉將採國會議員票295票、黨員票295票,合計590票的「公選」(full-scale)型投票方式,黨員票由約91.6萬名黨員投出,按得票比例折算為295票。

根據日本電視台針對黨員、黨友的電話民調,5名候選人的支持率依序為小泉進次郎(32%)、高市早苗(28%)、林芳正(15%)、小林鷹之(7%)、茂木敏充(5%),尚未決定的大約有14%。

如果把支持率折算為295張黨員票,大致為小泉95票、高市83票、林芳正45票、小林19票、茂木13票,尚未決定40票。小泉大約比高市多出12票,高市與第3名的差距則足足有38票,呈現兩強爭鋒局面。

根據《朝日新聞》民調,在一般民眾之中,高市以28%領先小泉的24%,但在自民黨支持者中,小泉以41%領先高市的24%。

繼任者的經濟與外交挑戰

在市場方面,高市被視為最可能實施財政刺激,可能放緩日本貨幣政策正常化。小泉在財政上則較為審慎、傾向讓日銀持續正常化。

石破茂卸任前已與美方達成貿易協議,並在特朗普簽署了下調汽車關稅的行政令後,才正式辭任。

但日本承諾的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計劃仍待敲定。

新任首相也將面臨美方在國防開支與駐日美軍經費上的壓力。對外路線上,各候選人原則上一致重視日美同盟;在對華立場上,高市被視為更審慎,林芳正則被視為較親北京。

五位候選人速覽

高市早苗(64歲)

高市立場為保守、主張擴大支出,廢除汽油稅和提高免稅門檻,並推動重啟核電。她還主張建立監管敏感產業外資的機制。

作為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在去年的總裁選舉中,她在第二輪投票中輸給了石破茂。如果成功當選,將有望成為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

她被認為對中共更為警惕、重視日美同盟,並於今年稍早訪問台灣,提出台、日與其他夥伴可形成「準安全同盟」的構想。

日本前總務大臣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2025年9月18日在東京宣布,將參加自民黨為決定石破茂(Shigeru Ishiba)首相繼任者而舉行的總裁選舉。(JIJI PRESS/AFP)
日本前總務大臣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2025年9月18日在東京宣布,將參加自民黨為決定石破茂(Shigeru Ishiba)首相繼任者而舉行的總裁選舉。(JIJI PRESS/AFP)

小泉進次郎(44歲)

小泉進次郎是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現任農相,曾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究所,隨後在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然後於2009年進入政壇,接替其父親在神奈川縣的眾議院席位。

小泉以支持農業改革聞名,他承諾為稻米生產者提供社會安全網,以激勵他們提高產量,並為山區和傳統上未開墾的土地上的新農業區提供支持。

政策主軸為對抗物價上漲、提高工資和生產力,並主張取消汽油臨時稅,延續石破政府提出的國內投資135萬億日圓與2030年前平均薪資提高100萬日圓的方向。

在外交方面,主張延續現行路線、重視與美方協調。對華政策上未見強烈對抗論述。

小泉進次郎(Shinjiro Koizumi)。(Takashi Aoyama/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小泉進次郎(Shinjiro Koizumi)。(Takashi Aoyama/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林芳正(64歲)

林芳正是現任官房長官,曾任外相,被視為延續石破茂與岸田文雄路線的穩健派。

林芳正承諾將工資提高1%,並建立一個全民信用體系,即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支持,以幫助他們應對生活開支。

他也贊成審視單一選區選舉制度,並提議在國會中討論其改革,且不排除恢復舊的複數選區制的可能性。

在對中關係上,被外界視為五人中最親北京者,但他本人否認了這樣的說法。

林芳正。(Kevin Lamarque/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林芳正。(Kevin Lamarque/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茂木敏充(69歲)

資歷最深,自1993年以來茂木敏充一直是栃木縣的眾議院議員。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曾擔任過通商產業大臣、外務大臣與自民黨幹事長。

他主張以具體數字管控經濟,目標在兩年內讓工資增幅超過通脹,並在三年內將工資提高10%。

茂木承諾提供數萬億日圓的地方補助金,並表示各地可自由決定如何使用這筆錢。他表示,日本的名目GDP將在三年內,從目前的610萬億日圓升至670萬億日圓,並在五年內超過700萬億日圓。

茂木參與了2020年美日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被特朗普總統稱為一位強硬的談判者。

茂木敏充。 (Dimitar Dilkoff/AFP via Getty Images)
茂木敏充。 (Dimitar Dilkoff/AFP via Getty Images)

小林鷹之(50歲)

在岸田文雄任內,小林鷹之曾出任經濟安全保障大臣,並曾在日本駐美大使館任職。

定位為溫和保守,並積極爭取自民黨年輕世代支持,呼籲為政黨重啟升級、導入年輕能量。

小林鷹之表示,降低消費稅並不容易,但作為刺激內需的選項之一可以考慮。他也推動國家戰略,力促日本成為科技強國,尤其在人工智能、遺傳學與太空技術等領域。

在防務方面,小林表示,將國防開支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2%仍不足,並將設法確保增加國防開支所需的財源。作為經濟安全的一環,他主張推動新立法,以強化數據安全與供應鏈體系。

與高市一樣,他也呼籲修改日本的和平主義憲法,以承認日本自衛隊的作用,並增加一項針對緊急情況的新條款。

2025年9月22日,日本前經濟安保相小林鷹之在東京出席自民黨總裁選舉啟動造勢,發表競選演說。 (Franck Robicho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9月22日,日本前經濟安保相小林鷹之在東京出席自民黨總裁選舉啟動造勢,發表競選演說。 (Franck Robicho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