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咸永道與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高管教育聯合發布報告。調研結果指出,東盟已成為中資企業「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其中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分別吸引67%、47%及40%的受訪企業進駐。超六成企業已實現盈利,八成企業對投資表現滿意,投資目的主要集中於擴大市場、降低生產成本及減少貿易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

報告覆蓋30家在東盟經營的中資企業,其中三分之二來自製造業,其餘分布於交通運輸、能源、建築及零售等行業。數據顯示,95%的製造企業選擇獨資或自主投資進入市場,35%採取合資模式,另有三成企業結合多種形式。

受訪者普遍認為,經濟增長迅速(73%)、經營成本低(57%)及產品易於進入其它市場(47%)是東盟的主要優勢。

然而,政策穩定性成為投資風險的最大隱憂,高達80%的企業將其列為首要挑戰。受訪者同時指出,人才招聘與管理(73%)、供應鏈與成本管理(53%)、以及對法律法規理解不足和跨境管理經驗不足,均為投資過程中的主要難題。此外,部份企業亦對政府審批程序複雜及經營成本上升表示關注。

羅兵咸永道指出,隨著東盟各國營商環境改善,尤其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表現突出,超過八成中資製造企業計劃未來三年內增加投資。

企業期待各國政府進一步增強政策透明度(80%)、提高辦事效率(70%),並提供更多稅務優惠及外資同等待遇,以強化長期投資信心。

羅兵咸永道中國全球跨境服務主管合夥人蔡淩表示,中資企業不斷深耕東盟市場,也為其完善產業鏈、實現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