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連續五個月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後,中國開始以創紀錄的速度向全球傾銷低價商品,從家電到機械零件,幾乎涵蓋所有產業,引發多國業者反彈,並促使各國政府展開反傾銷調查。

墨西哥已宣布對中國汽車、汽車零件和鋼鐵在內的商品徵收50%的關稅。智利與厄瓜多爾也悄悄對中國低價商品加徵額外費用,以應對中國電商「Temu」在拉美市場快速增長的衝擊。

另一方面,日本、印尼、印度等民間企業正在要求政府加強反傾銷調查。

日本政府表示,截至8月,日本對中國商品的反傾銷調查數量已創歷史新高,並特別對鋼鐵、化學品和機械設備等領域進行審查。

印尼貿易部長已承諾嚴密監控中國的傾銷行為,以回應近日在印尼網絡上流傳的相關影片。該影片披露,中國廣東商家計劃向印尼主要城市,包括萬隆(Bandung)、三寶壟(Semarang,華僑稱壟川)、日惹(Yogyakarta)、巨港(Palembang,原稱舊港,又稱巴鄰旁)和棉蘭(Medan)等地,傾銷平均每件僅「0.8美元」的牛仔褲或襯衫,在印尼引發公憤。

與此同時,有消息指出,印度政府已收到50份針對中國及越南商品的調查申請。

中國出口增長但無助於解決國內問題 僅暫得喘息

分析指出,儘管中國出口貿易激增,但並未帶來更多財富,也無助於解決國內問題。受當局「反內卷」政策影響,工業企業為減少國內產能過剩,不得不壓低出口價格以增加海外銷量,導致利潤下降1.7%,也加劇了中國持續的通縮,可能創下自1970年代末開放以來最長的通縮期。

而出口激增也可能削弱北京將經濟重心轉向刺激內需的努力。

相反,由於多數國家已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似乎不願再與中國爆發貿易衝突,使北京獲得一定喘息空間。

研究機構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中國研究副主任克里斯托弗‧貝多爾(Christopher Beddor)指出,「各國反應低調可能與持續的美國貿易談判有關;部份國家不希望成為破壞全球貿易體系的因素,另一些國家則可能暫緩對中國徵關稅,以便在與美國的談判中作為讓步籌碼。」

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的曲天石(David Qu)表示,如果特朗普成功聯合其它國家對中方施壓,這將使中國應對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和人口老齡化等內部挑戰的難度加大。「北京可能會立即以對等關稅反擊,但此舉可能在其急需盟友之際疏遠其重要合作夥伴。隨著時間推移,這還可能促使企業在合作夥伴國家進行本地化生產。」

特朗普近期已對北約喊話,為結束俄烏戰爭,要求成員國對中國徵收高達100%的關稅,以回應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

(本文參考了彭博社的報道)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