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第六代戰鬥機能力時,飛機本身已不再是全部,人們更注重與它協同的作戰無人機,以及將所有要素整合到一起的系統能力。最近,美國空軍傳出了第六代戰機和與之相關的一些最新進展。

9 月 21 日,美國空軍參謀長阿爾文(David Allvin)在空軍與航太部隊協會演講中表示,波音公司已開始為美國空軍生產第一架F-47第六代隱形戰鬥機,並計劃在2028年進行首飛。阿爾文強調,F-47 只是美國空軍為確保在任何潛在對手面前保持優勢而進行的更廣泛現代化努力的一部份。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還包括開發新型協同作戰(CCA)無人機,以及先進的噴氣引擎、武器、電子戰套件、感應器、網絡生態系統,以及戰鬥管理能力等等。

關於F-47項目和飛機本身設計的細節仍處於高度機密狀態。今年3月,官方發布了兩張渲染圖,圖中突出的鴨翼以及進氣道、頭錐等內容一直是討論的焦點。美國空軍官員提醒一些對F-47表現出異常關注的人,這些渲染圖並不一定完全反映了飛機的真實樣貌,某些特徵可能是故意「誤導」,並特別調侃中共的情報分析人員,如果想從公開的照片得到甚麼資訊,可能需要一點運氣,且必須非常小心。暗示,以後從別人的設計中尋找靈感,可能沒那麼容易。

F-47 的作戰半徑可能超過1,800公里,速度超過2馬赫。人們一直猜測F-47是否將具備下一代全方位「寬頻」低可觀測隱身性能,包括顯著降低紅外線特徵。「光譜優勢」一直是整個NGAD計劃的重點領域。同時,以第六代戰鬥機為核心的下一代空中優勢生態系統還包括自主協同作戰能力。

美國空軍部長梅因克(Troy Meink)表示,未來,美國開發的所有下一代能力,都不能只是專注於飛行平台,這不僅僅是武器和武器系統的問題,還必須了解整個作戰體系。真正起作用的,是將所有元素整合到一起的能力。

話說回來,F-47顯然是整個系統能力中最關鍵的部份;同時,與F-47配合的協同作戰無人機也是實現全新系統能力的重要組成。

9月21日,洛歇馬丁公布了其臭鼬工廠(Skunk Works)先進項目部門研發的新型高端隱身作戰無人機,他們將其命名為「槓桿」(Vectis),旨在作為無人僚機與現役的第五代F-35、F-22戰鬥機以及未來的第六代F-47戰鬥機協同作戰。這是一款高度適應作戰需求的CCA無人機,臭鼬工廠的設計團隊正在研發它的原型機,並計劃在未來兩年內進行試飛。

臭鼬工廠先前參與美國空軍CCA計劃競標的是一款被譏諷為「鍍金」的不成功的隱身無人機方案。「槓桿」雖然繼承了「鍍金」的設計概念,但在生存能力方面較其他進入測試範圍的方案更為突出。洛歇馬丁將其稱為「第五組多任務系統」,是「敏捷無人機框架」(ADF)的產物。它具備高隱身性能、高生存力、高殺傷力,以及可重複使用的特點。它不僅可以支持有人駕駛戰鬥機那樣的對空和對地攻擊任務,也可以執行情報、監視和偵察(ISR)任務。

按照美國軍方的說法,第五組無人航空系統是體積最大、能力最強,涵蓋所有最大起飛重量600公斤以上、飛行高度超過5,500米的無人機。據稱,「槓桿」的尺寸僅略小於F-16戰鬥機。

從臭鼬工廠公布的概念圖看,這是一款採用無尾翼、頂置進氣道和類似齒狀後緣三角翼氣動布局的無人機,機身前端有明顯的脊線,機頭呈鏟狀,且配備多種貼合式天線及感應器孔洞。這些設計符合隱身性能要求,也具備高敏捷性特點。在宣傳影片中,可以看到進氣結構從機身背部一直延伸到扁平的尾噴口,這種設計有利於降低雷達反射截面與紅外特徵。

臭鼬工廠負責人桑切斯(OJ Sanchez)對媒體表示,「在CCA領域,我們的作戰分析並不傾向於超音速」。儘管需要繼續改進,但超音速不是這個領域所追求的。桑切斯表示,該設計可以快速升級,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威脅環境。其訊號特徵和通訊功能與第五代和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相容。之前,在模擬環境中進行的載人-無人協同作戰分析中,F-22 和 F-35 與「槓桿」配合的結果令人印象深刻。

洛歇馬丁的聲明中提到,「槓桿」的續航能力可滿足印度—太平洋、歐洲和美國中央司令部戰區需求,這可能意味著它擁有較大的航程。桑切斯沒有透露「槓桿」無人機可能攜帶哪些彈藥或其他有效載荷,但他提到無人機可以重複使用,並可靈活選擇有效載荷。洛歇馬丁的宣傳影片顯示,「槓桿」無人機與一架F-22戰鬥機協同作戰,偵察和追蹤空中威脅,並對目標發射空對空導彈。

桑切斯認為,他們已經清楚地看到,像「槓桿」這樣可重複使用、高生存力和靈活的無人空中平台,一旦與有人駕駛戰鬥機整合,將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能力解決難題,創造出遠超其本身能力的任務效果。它實現了一架高生存力的無人機,可以在空對空和空對地兩種作戰方式中發揮作用。同時,它還可以通過情報、監視和偵察以及目標定位等功能扮演關鍵角色,為多個任務集開闢了空間。因此,這種真實的能力,使它在各個任務集中如何應用變得越來越敏感。

另外,「槓桿」的靈活性及其生存能力,使它可以適應多種任務組合,設計團隊可以根據特定任務組合找到適合各種作戰需求的解決方案,並靈活設計和配置不同的有效載荷,以滿足軍方要求。

「槓桿」的靈活性還體現在,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在多個地點指揮這些無人機,例如由F-35戰鬥機或宙斯盾驅逐艦進行控制,甚至還可以擴展到更多合作夥伴的系統中去。桑切斯稱,這種靈活性已經通過多次演示得到證實。目前已經進入建造和驗證階段。

桑切斯也談到無人機對傳統跑道的依賴,及其在嚴苛環境中作戰的適應能力。美國空軍、海軍陸戰隊以及陸軍遠征部隊,對武器裝備發展的核心需求,是支持分散式前線作戰。在這些環境中,許多陣地可能地處偏遠,且支援基礎設施簡陋,甚至僅有草地或簡單鋪設的跑道。目的是使飛機或其它武器裝備足夠接近目標,提高進攻的突然性、有效性和生存力,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區與中共潛在的高端戰爭背景下。這就要求無人機能夠減少或消除對跑道的依賴,並易於操作和維護,這已成為協同作戰無人機的重要研發方向。

敏捷作戰部署 (ACE) 是美國空軍對其分散式作戰概念的總稱,而CCA計劃從一開始就考慮了敏捷作戰部署需求。桑切斯解釋,儘管現在的無人機依然需要跑道,但針對前綫部署的各種情況,「槓桿」在適應環境挑戰上表現不凡。

「槓桿」的問世,恰逢全球CCA 型無人機領域蓬勃發展之際,各式設計理念紛呈。中共在前不久的九三閱兵中也展示了其無人作戰飛機。俄羅斯、印度、土耳其和法國也在積極研發飛翼隱身無人作戰飛機。

洛歇馬丁多年來一直在研究未來先進無人機以及載人-無人協同作戰的願景,而「槓桿」顯然不是該公司正在研發的唯一無人機設計。臭鼬工廠約 97% 的研發工作都屬機密。「槓桿」的公開披露表明,該公司重視持續擴大的CCA市場,以及多任務無人機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在未來空戰中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