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花蓮縣光復鄉因颱風「樺加沙」(Ragasa)引發潰湖洪水,造成至少17人罹難。當地居民周三(9月24日)再度尋求庇護,擔憂洪水災難重演。同時,行政院長卓榮泰要求查明上一輪撤離不利的原因。
台灣地處亞熱帶,經常受颱風侵襲。通常當局可藉助運作良好的防災機制快速撤離相關人員,避免大規模傷亡。然而,光復鄉居民表示,周二(9月23日)「樺加沙」帶來的豪雨使山泥傾瀉形成的堰塞湖潰決,當時預警不足,導致水牆瞬間沖入鎮內。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光復鄉向記者表示,最初通報失蹤人數152人,但隨後多數被找到,實際僅17人下落不明。「對已不幸喪生的14人,我們必須追查為何指定區域的撤離命令未能執行。」之後當局將死亡人數更新為17人。
他強調,「這不是在追究責任,而是要查明真相。」
消防部門表示,死亡與失蹤人員皆在光復鄉,洪水還沖毀一座主要橋樑。花蓮當地大雨斷斷續續,警方周三在光復街頭鳴警笛,警告可能再度發生洪水,居民與救難人員大喊,「洪水來了,快跑!」
一名在國小臨時避難的蔡姓婦女告訴路透社說,他們要等到洩洪完畢才會回家。「太危險了。」
災害應變中心副指揮官黃昭欽指出,隨著降雨趨緩、堰塞湖大部份水量已宣洩,不預期會再出現周二那樣的洪災。官方數據顯示,湖水共釋放約6,000萬噸,預估滿水庫容為9,100萬噸,足以填滿3.6萬個奧運標準泳池。
花蓮縣議員潘亮吟(Lamen Panay)表示,洪水來臨前的政府撤離要求並非強制性的。
她提及政府曾指導人們撤離到更高的樓層,並說:「我們當時面對的,並非『垂直疏散』(vertical evacuation)就能解決的問題。」
據統計,約5,200名光復鄉居民(約六成)選擇在自家高樓層避難,其餘則投靠親友。
光復鄉郵差謝建棟回憶,水勢沖來時「像海嘯一樣」,他勉強逃到郵局二樓,回家後發現汽車被沖進客廳。
台灣各地救援隊已趕赴花蓮,軍方派出340名士兵協助,並利用裝甲車分送飲水與即食麵。當地街頭滿是厚泥巴、報廢汽電單車。
花蓮同時是觀光勝地與台灣阿美族等原住民聚居地。此次降雨量在部份東部地區深達1米,但人口密集、半導體產業集中的西部未受影響。
颱風「樺加沙」自周一開始影響台灣東部,現已從超強颱風減弱,目前正在襲擊中國南部與亞洲金融中心香港。
花蓮曾在2009年「莫拉克」(Morakot)颱風中遭受重創,當年全台死亡人數約700人,經濟損失高達30億美元。#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