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熱帶氣旋「樺加沙」影響,本港一度發出十號颶風信號。天文台昨日(24日)發表天氣隨筆,指「樺加沙」是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最強的熱帶氣旋,亦是天文台自1950年有紀錄以來,南海區域第二強的熱帶氣旋。而「樺加沙」眼壁最大風力的區域與香港擦身而過,沒有出現最壞情況。今次是繼颱風「韋帕」後今年再次發出最高級別的十號颶風信號,平了1964年需要於同年兩度發出十號信號的紀錄。
天文台表示,「樺加沙」於21日凌晨快速增強為超強颱風,在副熱帶高壓脊引導下,於22日採取偏西路徑橫過呂宋海峽,考慮到其環流廣闊及移動速度較快,天文台在「樺加沙」距離香港約890公里時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由於「樺加沙」的中心沒有經過呂宋及台灣等主要陸地,在進入南海後結構仍然完整、環流相當廣闊及風眼渾圓清晰,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約每小時230公里,是2025年至今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最強的熱帶氣旋;亦是天文台自1950年有紀錄以來南海區域第二強的熱帶氣旋,與2023年的超強颱風「蘇拉」和2024年的超強颱風「摩羯」並列。
在「樺加沙」橫過南海北部期間,天文台與政府飛行服務隊於23日在「樺加沙」西北方上空投放下投式探空儀,並在距離其中心遠至120公里處,錄得時速達135公里的颶風程度近地面風速,顯示「樺加沙」的颶風範圍相當廣闊。由於南海的大氣條件合適,所以「樺加沙」靠近廣東沿岸時一直維持超強颱風強度。
隨著「樺加沙」逐步逼近珠江口一帶,對香港構成嚴重威脅,天文台於23日下午至24日凌晨時分相繼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以及繼颱風韋帕後再次發出最高級別的十號颶風信號,平了1964年需要於同年兩度發出十號信號的紀錄。
整體風力較「山竹」弱
「樺加沙」在昨日早上最接近本港,在天文台以南約120公里掠過,是1946年以來距離香港最遠的十號風球,當時「樺加沙」的中心風力高達每小時195公里,比2018年「山竹」的每小時175公里更高。「樺加沙」吹襲香港期間,本港多處地區受暴風至颶風影響,整體風力與2017年的「天鴿」、2023年的「蘇拉」及今年的「韋帕」相若,但較2018年的「山竹」弱。受其的雨帶影響,本港昨日有頻密狂風大驟雨,由午夜至下午1時,普遍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部份地區更錄得超過200毫米。
掠過時採略為偏西路徑 沒有出現最壞情況
「樺加沙」亦為香港帶來顯著的風暴潮,加上其最接近香港時正值漲潮,多區水位明顯較正常潮位高,其中維港的水位昨早上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4米,接近2017年「天鴿」襲港時的水位。其強勁風力亦引發越堤浪,導致沿岸地區多處出現水浸。天文台指出,「樺加沙」在香港以南掠過時採用略為偏西路徑,其眼壁最大風力的區域與香港擦身而過,沒有出現最壞情況,否則破壞程度可能更嚴重。
隨著「樺加沙」逐漸遠離香港,本港不再受其颶風區威脅,天文台在昨日下午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天文台重申,市民於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期間,應遠離岸邊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切勿追風逐浪。
預料與「樺加沙」相關的雨帶今日仍會影響香港,海仍有非常大浪及湧浪,大家需繼續做好防風防雨措施。
另外,天文台指現時位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博羅依會在24日和25日逐漸發展,橫過菲律賓並進入南海,隨後有較大機會移向海南島及其以南海域。@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