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最新報告顯示,得益於消費者支出的強勁推動力影響,今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美國經濟實現了驚人的3.8%增長,遠超此前預期的3.3%。
商務部周四(9月25日)表示,這一數據大幅上修,扭轉了第一季度時因關稅戰導致進口激增造成的GDP萎縮0.6%。
數據顯示,美國GDP在第一季度下降,是由於進口在大規模關稅生效前創下歷史新高,激增了41.3%,其中進口貨物增長50.9%。而進口數據在GDP的計算中計為負項,其造成GDP總讀數下降了逾5個百分點。
第二季度數據
商務部最新報告指出,第二季度消費者支出同比增長2.5%,高於第一季度的0.6%,並超出政府此前估計的1.6%。
服務業支出尤為突出,同比增長2.6%,是政府先前預估1.2%的兩倍以上。
進口趨勢在第二季出現逆轉:進口額下降29.3%,為第二季度GDP增長貢獻了超過5個百分點。
海軍聯邦信用合作社(Navy Federal)首席經濟學家Heather Long周四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文表示,「即使在股市拋售潮與貿易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美國消費表現仍比許多人預期的強勁得多。」
GDP數據中一項衡量經濟基本面強度的指標,也優於此前的預測,第二季度增長2.9%,高於第一季度的1.9%及政府先前預估值。該類別涵蓋消費支出與私人投資,但排除了出口、庫存及政府支出等波動性較大的項目。
但私人投資出現下滑,其中住宅投資下降了5.1%,企業庫存減少,對第二季度增長的拖累超過3.4個百分點。
此外,聯邦政府支出和投資以年率5.3%的速度萎縮,此前第一季度已下滑5.6%。
分析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視關稅為保護美國產業、吸引工廠回流,以及為其7月4日簽署生效的《大而美法案》中的大規模減稅政策籌措資金的手段。
主流經濟學家——其觀點遭到特朗普總統及其顧問的否定——認為,關稅將損害美國經濟,推高成本,並削弱受保護的美國企業的效率。他們認為,關稅實際由美國進口商承擔,而這些企業通常會通過提高售價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此,關稅可能引發通脹——儘管迄今對物價的影響尚屬溫和。
但關稅政策的不可預測性讓企業感到困惑,以及美聯儲在2022年和2023年為應對通脹進行的11次加息,是導致招聘放緩的主要因素。
勞工部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修訂數據顯示,截至3月的一年中,修正後的就業崗位增長比最初報告的數據減少了91.1萬個,也就是說,平均每月新增僅7.1萬個崗位。不過,這主要發生在上屆政府任內。
為提振就業市場,美聯儲近期首次減息,但二季度強勁的GDP數據可能減弱其進一步減息的壓力。
商務部將於周五(9月26日)發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該指數被美聯儲視為重要的通脹衡量工具之一。
第三季度初步GDP數據將於10月30日發布,數據公司FactSet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增長將放緩至1.5%。#
(本文參考了美聯社的相關報道)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