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周四(9月25日)援引布魯塞爾高層官員消息報道,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計劃在未來數周內對來自中國的鋼鐵及相關產品徵收25%至50%的關稅,以回應歐洲鋼鐵產業面臨的壓力。歐盟方面暫未對此正式置評。
保護歐洲產業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本月稍早已表態,將提出新機制限制鋼鐵進口,以保護本土生產商。她指出,全球鋼鐵產能過剩正持續壓縮利潤空間,削弱歐洲鋼企在減碳投資上的能力。
歐盟現行的鋼鐵保障措施(safeguard / safeguard quotas)預計將在2026年中期到期。根據 WTO(世貿組織)的規範,保障措施不能無限期延長,必須在期限內檢討或換新工具。
為加強對本土鋼鐵業的保護,歐盟委員會今年3月宣布調整現行的保障措施,將免關稅鋼鐵進口配額的年度自由化比率由原本的1%下調至0.1%,並對進口壓力較大的產品類別,取消未使用配額向下一季度結轉(carry-over),並禁止國家間互轉未使用配額。
在新制度下,落在配額內的鋼鐵進口仍享有免關稅待遇;但若進口量超出配額限額,則可能面臨額外關稅(在現行制度為25%)或其它貿易防禦措施。
中國出口創新高
歐洲鋼鐵業界正面臨來自中國及其它地區低價產品的競爭壓力。多方分析認為,中國今年鋼鐵出口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增幅在4%至9%之間,總量可達1.15億至1.2億噸。中國生產的鋼鐵佔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但受國內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迫切尋找新的海外市場。
據中共商務部下屬的中國貿易救濟資訊網統計,自2024年以來,各國已對中國鋼鐵推出約54項關稅及其它貿易壁壘。專家預期,隨著中國鋼鐵出口持續擴大,未來或將面臨更多限制性措施。
歐盟業界壓力
歐洲鋼鐵業除面臨中國低價產品競爭,還要承受美國對其徵收高達50%的關稅,令歐洲鋼企在國際競爭中處境艱難。
在此背景下,歐盟已於7月底啟動海關監測系統,對金屬廢料進出口展開監控,涵蓋鐵質廢金屬(包括鋼鐵)、鋁與銅等,以應對業界對供應短缺及冶煉廠可能停工的警告。
長期以來,歐洲金屬與冶煉產業就曾面臨廢金屬原料來源不穩定的挑戰。業界與政策制定者普遍認為,廢金屬是歐盟的減碳與循環經濟轉型中重要一環,是推動可持續金屬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