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樺加沙」早前吹襲本港,有聲音認為政府應檢視勞工法例,為僱員在惡劣天氣下的工作提供更多保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27日)在商台節目中表示,勞工處指引規定,僱主與僱員須事先協商惡劣天氣下的工作安排,並以僱員安全為首要考慮;僱主須承擔職業安全健康的法律責任,若員工認為僱主要求不合理,可向勞工處尋求協助。
孫強調,勞工處《惡劣天氣及「極端情況」下工作守則》已發布一段時間,僱傭雙方須事先協商惡劣天氣下的工作安排,優先考慮僱員的安全;如果有勞資紛爭,建議透過勞工處介入調解。 他續指,根據法律規定,有3種假期不得因惡劣天氣導致缺勤而被扣除,包括法定年休假、法定假日及休息日。
另外,外勞影響本地工人就業及收入的問題備受社會關注,《施政報告》建議收緊「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孫解釋,該計劃運行兩年以來,在3.2萬名外勞之中,約一半從事餐飲行業,所以再推出措施,優先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因此,將侍應生及初級廚師的招聘期延長至6周,並規定本地員工與外勞的比例為2比1;同時需考慮香港勞動人口減少,協助人力短缺的行業維持及拓展業務。
預留5億支援照顧者
將軍澳早前有獨居老人去世後一段時間才被發現,孫指出該事件屬高風險,但需時辨識,當局將考慮運用科技協助。例如通過穿戴式設備、記錄家中雪櫃門或大門的開關次數,來監測老人的日常生活狀況,以便及早發現老人是否有異常情形。
《施政報告》亦提出每年撥款5億元經常性開支,加強支援照顧者。孫形容,近年社會高度關注照顧者支援,政府已採取措施,例如推出為期3年的「齊撐照顧者行動」及照顧者支援熱線等。自今年7月起,政府與房委會及醫管局合作,識別獨居長者及「雙老」家庭,及早提供援助。
他表示,醫管局若發現「低收入照顧者津貼」領取者入院,會通知社署。至今約有500多名照顧者曾入院,大多數在入院前已安排他人協助照顧年老或殞疾的家人,僅2人需要社署介入協助。全港約有50多萬獨居及「多老」家庭居住在房委會轄下房屋,當局將優先跟進公共屋邨的家庭,未來也會研究支援居住在唐樓、無管理大廈及私人樓宇的長者,考慮與物業管理公司合作。
除了政府投入資金與精力,他呼籲家人也應多關心長者,陪伴他們傾訴心聲。@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