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班族女性患者,抱怨乾眼症越來越嚴重,而且視力也常常像一層薄膜糊住一樣。經顯微鏡檢查,赫然發現整個眼睛表面都覆蓋著如雪花般的化妝品粉末。經過圖像說明後,患者才警覺要留意化妝的方式,症狀明顯改善。」

美國白內障與屈光手術醫學會員、台灣珍世明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分享這則案例,並提醒大家將眼線畫在睫毛線外側,並儘量減少眼妝的使用,特別是避免長時間上妝。

(王孟祺提供)
(王孟祺提供)

王孟祺進一步說明,化妝品阻塞瞼板腺會導致淚液油脂分泌異常,尤其畫內眼線時,位置接近瞼板腺開口,長期阻塞會使瞼板腺逐漸萎縮;隨著年齡增長,缺油性的乾眼症也會更嚴重,因為瞼板腺分泌的油脂能減緩淚水蒸發。

(王孟祺提供)
(王孟祺提供)

研究與統計數據

在美國,62%的女性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眼部化妝品,睫毛膏是她們的首選。專為兒童和青少年設計的「玩具化妝套裝」中,眼部化妝品也日益流行。

2025年4月,《自然》旗下《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對28個國家1,344名受訪者的調查結果顯示,畫眼線的人眼表疾病的指數更高,尤其是在睫毛內側畫眼線的人更加明顯。

研究指出,睫毛內側更靠近眼球,在此區域畫眼線,化妝品顆粒更容易通過每次的眨眼接觸眼球表面,造成淚液分泌減少,損害角膜、角膜緣等眼表功能。

眼妝入眼引發多種眼部疾病

美國眼科醫學會會員、台灣五福諾貝爾眼科院長粘靖旻告訴大紀元,門診遇到越來越多因化妝品引發眼病的患者。許多人以為只是暫時不適,休息就好,但她提醒,有些看似小問題,可能會演變成嚴重的眼睛傷害。

她舉例:

眼妝中含有刺激性化學物質,如甲醛或對羥基苯甲酸酯等防腐劑,容易造成過敏;

假睫毛膠水中的氰基丙烯酸酯成份,一旦接觸眼球可能造成化學性角膜炎;

不慎使用過期睫毛膏,細菌滋生可能導致嚴重眼睛感染;

閃亮眼影可能有微小金屬片或塑膠亮片,一旦掉入眼睛,可能刮傷角膜表面,或是卡在結膜下方,引發結膜炎。

化妝品進入眼睛不能揉

粘靖旻說:「當化妝品微粒進入眼睛,會在角膜表面形成微小傷口,導致視力暫時模糊不清。同時,這些傷口會增加眼睛對光線的敏感度,讓你無法直視正常亮度的光線。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不自覺地頻繁眨眼或瞇眼,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視力下降和頭痛。」

她強調,如果化妝品進入眼睛,首先不要揉眼睛,這只會讓異物更深入或造成更多傷害,手上的細菌也可能會進一步感染眼睛。

她提醒正確處理方法是:

應使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眼睛;

試著輕輕眨眼讓淚水帶走異物;

如果疼痛、不適持續超過30分鐘,或視力受到影響,應立即就醫。

殘留化妝品的影響

化妝後清潔不徹底,會讓眼睛長期暴露在傷害之中。

(王孟祺提供)
(王孟祺提供)

王孟祺曾治療一位中年女性,她的眼睛經常充血、發紅、發癢,並且分泌物多又乾燥,檢查時發現眼瞼上充滿了髒污,經顯微鏡採樣檢查後發現,一根睫毛的根部竟然長了十一隻蠕型蟎,旁邊還有許多幼蟲。經過徹底清潔治療,結合每天使用潔眼片擦拭後,這種可怕的狀況才緩解。

王孟祺說:「許多患者因為擔心將假睫毛弄壞了而不敢仔細的清潔睫毛的根部。髒污及皮膚脫落的細胞堆積在睫毛根部,會引起細菌及蠕型蟎增生,進而造成慢性眼瞼發炎,可能出現睫毛脫落、眼瞼緣發紅、眼表面發炎、分泌物多及乾眼等症狀。」

粘靖旻也表示,化妝品殘留物積聚在睫毛根部和眼瞼邊緣,會導致眼瞼邊緣有硬塊感,甚至出現脫屑等現象。嚴重時會影響睫毛生長,造成睫毛倒生,不僅影響美觀,還會不斷刺激眼球表面。如果早上起床發現眼睛周圍有黏稠分泌物或結痂,可能是卸妝不徹底的表現,需要特別留意。

她提醒,使用溫和的卸妝產品,卸妝時一定要徹底且輕柔,注意眼線、睫毛膏等眼周彩妝要清潔乾淨。如果已經出現上述眼瞼發炎症狀,請停用所有眼部化妝品,並尋求眼科醫師協助,千萬不要自行用藥或硬撐。

王孟祺則建議,對於防水的化妝產品,可以使用專用的眼瞼擦拭棉片來做徹底的清潔。若有蟎蟲滋生應配合醫生做完整的治療。

卸妝液的危險

除了殘留的眼妝對眼睛的傷害,眼部卸妝液也有副作用。眼部卸妝產品主要有三種類型:油性、無油型和膠狀。這些卸妝產品都會向眼瞼下方滲透,增加淚膜蒸發,而其中油性卸妝液最容易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

無油型卸妝產品則利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劑來溶解彩妝,但這類成份同時也會溶解眼瞼皮膚的皮脂,導致眼周肌膚乾燥,進而引起眼瞼刺激,甚至加重濕疹等皮膚問題。此外,表面活性劑已被證實能夠滲透皮膚,即使沖洗後仍可能殘留。

眼部彩妝成份的危險

根據研究,化妝品中使用的化學成份多達12,500種,然而,只有不到20%的化合物經過化妝品成份審查委員會的安全評估。在美國,已有11種成份被禁止使用,而在歐盟,受限制或禁止的化學物質則超過1,300種。這些成份中,有些可能具有致敏性、致癌性、內分泌干擾作用及免疫抑制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使用在眼妝中的成份,即使它們在一定濃度下被認為是安全的,事實上仍有傷害眼睛的可能:

乙基己基甘油

乙基己基甘油既是表面活性劑,也有潤膚和防腐作用,致敏性相對較低。不過,臨床病例研究指出,含有乙基己基甘油的免洗型產品並非完全無害,有引發接觸性皮炎風險。

苯氧乙醇

苯氧乙醇對各種革蘭氏陰性和陽性細菌、酵母菌具有抑制作用。在作為化妝品防腐劑時,最高濃度為1.0%。然而,即使僅為此濃度的十分之一,也會顯著降低眼瞼板腺上皮細胞的存活率。

苯紮氯銨

苯紮氯銨是一種半衰期較長的化合物,用於消毒殺菌。在歐盟,苯紮氯銨被允許在化妝品中的最大濃度為0.1%。

然而,即使是低至標準濃度兩萬分之一的苯紮氯銨,仍然對體外眼表細胞和眼表相關的細胞具有毒性。在體內,苯紮氯銨會導致淚膜不穩定,讓分泌黏液形成淚膜的杯狀細胞流失,破壞角膜上皮屏障。

眼科醫生的建議

為了減少畫眼妝的健康風險,王孟祺建議:

1、不要畫內眼線

有些人化眼妝時會用眼線筆填滿睫毛的縫隙,讓眼睛顯得更大,但醫生認為這樣做有風險。王孟祺建議,要將眼線畫在睫毛線的外側,不要污染到睫毛根部及睫毛往眼睛方向的眼瞼邊緣,因為這個部位最容易影響眼表健康。

2、不要長時間上妝

儘可能減少畫眼妝的時間,不要長時間上妝。

3、避免亮粉和加長型睫毛膏

減少使用有亮粉的化妝品以及加長型睫毛膏,因為細小顆粒與尼龍纖維容易進入眼表面。

4、不要共用眼部化妝品

不要與他人共用眼線產品和刷具,容易交叉感染。

他也強調,有過敏體質、異位性皮膚炎或乾眼症的人士,應諮詢眼科或皮膚科醫師,獲得個人化建議。

選擇安全的眼妝產品

東京大學醫學博士畢文傑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引用研究指出,各國政府與行業已對化妝品中的化學元素設定了最高限量,然而全球範圍內缺乏統一的標準,部份限值依據各國市售化妝品中常見元素濃度制定,亦有製造商自行設定產品中具有毒性及潛在毒性元素的上限值。

畢文傑建議:

選擇成份單純的、溫和的產品,最好不含防腐劑,或專為敏感眼睛設計的眼妝;

眼影粉選擇壓粉細緻、不易飛粉的,避免掉入眼睛;

眼線液、睫毛膏保質期較短,應3個月更換一次;

購買前,先在耳後或手腕內側測試24小時,觀察是否有紅癢反應;

使用眼科醫師認證或敏感測試通過的卸妝產品。@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