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2021年9月啟動「長沙灣兼善里的重建項目」,現時絕大部份居民和店舖已經遷出,預計本年底兼善里將被圍封。在圍封前的最後一個中秋節,明愛基層組織發展計劃今日(28日)舉行「情懷不變兼善里」社區節,已搬走的街坊、小店及合作夥伴,回來巷里一同「做節」。
社區節活動於下午1時正式開始,設有多個檔位和展覽,讓參加者從不同角度認識兼善里,包括透過繪畫想像兼善里的重建藍圖和方案。參加者亦可以帶走街坊準備的環保袋,上面印有兼善里的外貌,以及「T字路牌」的布袋和「地鳴」社區實習生製作的繪本。社區節結束後,街坊一起在巷內「做節」慶中秋,閒聊家常,重溫一個「有情、有義、有你我」的社區。
早上10時,已搬到彩虹公屋的前兼善里街坊阿源已帶著大包小袋,到區內的餐廳廚房,預備家鄉咸湯丸。除老雞、咸肉、蝦米、冬菇等材料做湯底外,更有其他已搬走的熱心街坊一同搓揉粉圈成為軟硬適中的湯丸。
阿源表示有街坊掛念他製作咸湯丸的味道,他自己亦掛念這裏的人情味。他認為每次「做節」都是凝聚街坊及小店的良機,令街坊有歸屬感及「家」的感覺。搬到公屋後,懂維修的他亦會協助鄰近長者,期盼「人情味」可以在新社區延續。
活動開始前,街坊已合力布置,將自家製的燈籠及寫上祝福字句的紙飛機,懸掛在巷內。在兼善里成長的年輕人化身為社區導賞員,帶領活動參加者穿梭天台、樓層、巷里,分享他們獨特而有趣的成長故事。令他們印象最深的「巷里打機」活動,亦於社區節出現,讓公眾突破想像,認識公共空間的多變性。
於「跨代對談」環節中,今年就讀中四的「誠哥」代表區內新生代,與50、60年代已在兼善里居住的舊街坊分享他們眼中的社區及鄰里守望的例子。
誠哥起初覺得兼善里骯髒,老鼠橫行,極度討厭,但他見證街坊一同清洗樓梯及將天台雜物合力搬走後,反而覺得自己也可以參與其中成為改變社區的一份子,為此感到自豪。誠哥更表示兼善里滿載他的成長回憶,「天台潑水節」是每年暑假的盛事,同學對於他這些獨特而有趣的經歷,感到非常羨慕。
另外,明愛與一眾居民正籌備「兼善里說明書」,講述街坊如何透過聚集、集體參與、地區小店及空間創造等元素,令居民在心態及角色上作出轉變,「兼善里基因」令街坊將「家」的關懷延伸致「社區」。說明書可以補充如何透過社區設計中的硬件層面以外,進一步探討「人和事」的軟件部份。@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