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電池以高安全性和廣泛應用,成為儲能領域熱門選擇,但壽命短、能量密度低的缺點一直限制其發展。沙特阿拉伯科學家發現,只需添加廉價常見的工業鹽,就能使其大幅提升電池壽命,最多增長10倍。

先前研究顯示,陽極(負極)是決定水系電池(Aqueous Battery)和其它電池壽命的關鍵,因為它是化學反應主要發生場所。然而,這些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除了發生預期的電化學反應之外,還會產生副反應(寄生化學反應)。

這些副反應不僅會消耗(腐蝕)或降低電池性能,還會在電解液中產生金屬電沉積物,加速電池老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家曾發明了新型負極材料、添加特定化合物或開發新型水基電池,但這些方法都會大幅提升成本,讓傳統的水系電池難以維持優勢。

這次,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研究團隊經研究發現,水分子狀態是影響電池壽命和性能的主要關鍵,若要緩解這個問題只需要添加一些經濟實惠的工業鹽,就能讓電池壽命大幅增加。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到《科學》雜誌上。

水系電池是指以水為電解液的可充電電池,電解質主要由水和鹽類(如硫酸、氯化物)組成,比傳統鋰電池更加穩定。其優點包括安全性(不易因受損、高溫產生爆炸起火)、低成本且對環境友善,以及離子導電率高(充放電速度快),適合於電網儲能或電動車輔助電池。

不過,缺點在於能量密度較低(受水電壓窗口1.23V限制),且電池壽命可能因電極腐蝕而縮短,難以用於小型電子產品上。

實驗中,他們選用硫酸鋅、氯化鋅和三氟甲磺酸鋅,作為鋅金屬水系電池的電解液。過程中,他們透過原位磁力共振表徵,觀察到副反應會迅速消耗氯化鋅和三氟甲磺酸鋅,導致電池失效。不過,硫酸鋅卻能有效抑制副反應的發生。

隨後,他們使用原子力顯微鏡(AFM)觀察電極-電解質的界面反應。結果顯示,副反應與「自由水分子」密切相關。「自由水分子」是指水分子之間沒有緊密結合的狀態,該種狀態下的自由水分子,為了與更多分子結合會選擇消耗能量和侵蝕陽極,從而引發不必要的反應。

該結果讓研究人員想到,利用陰離子去調節電池中的電解液(電解質),就能影響電極-電解質界面處的電子轉移途徑,最終達到控制金屬沉積與副反應。

經過大量實驗,他們發現只需要添加硫酸鹽類(硫酸鋅),即可減少電池中的自由水分子量,原因是硫酸鹽就像「水膠」般穩定水份子的動態,減少副反應和阻止耗能陽極。

另外,他們發現這種解決方案不僅簡單且經濟高效,還適用於包括含銅(Cu)和鈷(Co)等其它金屬陽極的水系電池。這表明在水系電池設計中,只要加入適當的硫酸鹽類就可以逆轉金屬陽極,達到延長該種電池的壽命。

研究人員表示,水系電池作為一種可持續的大規模儲能解決方案,正受到全球廣泛關注,預計到2030年其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美元。與電動車中常用的鋰電池不同,水系電池為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併入電網中,提供了一個更安全、更永續的選擇。

領導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KAUST教授兼KAUST可再生能源和儲存技術卓越中心(CREST)主席胡薩姆‧阿爾沙里夫(Husam Alshareef)對該校的新聞室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凸顯了水結構在電池化學中的關聯性,這是過去容易被忽視的參數。」

「硫酸鹽價格低廉、供應廣泛且化學性質穩定,這讓我們的水系電池解決方案,在科學和經濟上都是可行的。」負責大部份實驗的KAUST研究科學家朱雲培(Yunpei Zhu)表示。#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