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能出神通,這在歷代僧人身上無意中常有展現。唐代的名僧萬回是一位具有異能的僧人,他在唐朝君臣之間廣泛受到崇敬,他的神通功能有哪些種表現?神通是怎麼來的?

唐朝的名僧釋萬回,本姓張,出身於虢州閿鄉(閿音wén,位於河南省境西北,西接陝西潼關)。幼年時的他痴呆不語,口角總是流著黏黏的口水。父母看著這愚鈍的兒子感到憂心。鄰里孩童常常欺侮他、嘲笑他,但他卻從不與人爭鬥,只是喊自己「萬回」,因此父母給他取字「萬回」。

稍稍長大的萬回在世人眼中還是個怪異的另類。天氣的冷熱好像與他無關,他終日到處狂奔,時哭時笑,悲喜不定。貧富對萬回來說並無差別,他自己不喜愛奢華的東西,也不會因為對方的貧困就輕蔑他,對方富有就卑屈自己。他偶爾會開口說話,都像預示未來事,待事情過後人們才發現他說的果然應驗。

他十歲時,兄長被派往遼陽戍邊,久無音信。母親非常憂慮,為他設齋祈福。萬回忽然對母親說:「兄長安好,很容易得知,何必憂心?」說罷,收拾剩餘的齋食隨身帶著,逕自出門去了。這一天傍晚萬回返家時,手中竟捧著兄長的親筆書信,告訴家人「一切安好」。這一趟往返估計萬里,萬里路程一日回,眾人驚問他怎麼拿到哥哥的書信,他卻默然無語。後來兄長歸家後,說到那一天萬回從家裏來找他,親手將家中的餅食拿給他吃,然後回家。家人聽說後,驚喜莫名,自此對萬回印象完全改觀了。

萬回的事跡傳開了,連朝廷都有所聽聞。自高宗末年到武后當政之時,萬回常被召入宮中道場,參與法事。武后賜他錦繡華衣和宮女供他差遣。睿宗的第二子惠莊太子誕生時,武后覺得此子的生母為後宮的宮女,出身低賤,曾將孩子抱給萬回看。萬回看了說:「這孩子是西域大樹精轉生,養育他會對兄弟很有好處。」

中宗皇帝下詔召見萬回,對他很尊崇。神龍二年,更是特下敕令,特許萬回自由出入禁中的榮寵。萬回只要開口講話,每一句話都似有深意,且從無虛言。皇帝特賜他「法雲公」圓通大士的名號。

孩童時的萬回,曾在家鄉興國寺,隨手用瓦石堆疊一座小佛塔。待他後來入宮後,那塔竟然大放光明,於是在塔外又建一樓閣將塔包覆起來。但人們都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出來的。

異僧萬回的前身

那麼異僧萬回的來歷為何呢?在貞觀年間,往天竺取經的三藏法師玄奘恰巧知道了萬回的前生。

萬回是唐朝時期,可以預知人生死的很有名氣的高僧。圖為明 文徵明 仇英 合摹李公麟《蓮社圖》。(公有領域)
萬回是唐朝時期,可以預知人生死的很有名氣的高僧。圖為明 文徵明 仇英 合摹李公麟《蓮社圖》。(公有領域)

貞觀十九年,三藏法師玄奘自天竺歸來時,說到了天竺石藏寺時一段經歷。他說入寺參訪時看到有一間空房,只有一張胡床和一根錫杖。玄奘詢問住此房的高僧是誰。僧人說:「此僧因法事未足,被貶至東方震旦國(古印度對中國的稱呼的音譯),地名是閿鄉,在那裏是萬回。」原來那天竺僧人就是萬回的前身。玄奘回國後,特意尋訪萬回。

在玄奘到萬回家探訪前,萬回已告訴母親:「有客將至,請備蔬食。」果然,不久後玄奘就來到了。玄奘請問他西域之事,萬回所答真如曾經親歷其境,絲毫不差。當時修道有術的正諫大夫明崇儼曾經對人說過:「萬回是神僧,非常人也。」

一言一動定吉凶

當時,武后當政任用酷吏任其實施羅織入罪的酷刑,凡官位稍高的無不憂懼自身難保,恐怕清晨出了門後就歸不了門。

博陵名士崔玄暐為當朝宰相,位高望重,其母廬氏賢慧,卻日夜憂心,對兒子說:「你擇一日請來萬回和尚,他是像寶志(南北朝齊梁的神異高僧)那樣的異僧,可由他在咱家的舉止窺知禍福。」

於是崔玄暐邀來萬回,母親廬氏垂淚施禮,並以一對金羹匙和筷子相贈。誰料萬回忽然下階,將羹匙和筷子擲向崔家堂屋的屋頂,隨即拂袖而去。崔家人上下驚心,以為是不祥之兆。數日後,廬氏命人登上堂屋取物,卻見羹匙和筷子下有一卷文書,展開來竟是讖緯秘文。崔氏驚懼,立刻將其焚燬。

當時酷吏要降禍於某人多用陰詭的手段:令盜賊之流暗中去投巫蠱符咒,或偽造讖緯之書,以誣陷入罪,以致被株連抄家的不計其數。果然數日後,就有官吏突然登崔家門,要索取圖讖,結果甚麼也沒找到。因為萬回事先預知,擲金羹匙和筷子上屋頂,遂讓崔氏發現圖讖得以避免一場酷吏誣陷之禍。

另外朝中的權貴名臣也多希望能見到萬回為他們佔一言定吉凶。中宗皇帝親自送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聖駕途經始平時,萬回出城門迎駕。當時名臣如崔日用、武平一、宋之問、沈佺期、岑羲、薛稷等皆在場,他們個個恭敬作揖,趁機請萬回為他們佔一言。

萬回走到沈佺期身後,拍了拍他的背,說:「你是真才子。」沈喜不自勝,說:「聖人為我授記,諸公再爭也沒用了。」

又對武平一說:「為你取名『佛童』,當可無憂。」

當萬回看岑羲、薛稷二人時目光有不悅之色。岑羲暗暗躲在馬後避開他,薛稷就說:「此人多半是野狐之流,他的話有甚麼值得害怕的!」

萬回於是對薛稷說:「你也不能倖免。」

後來玄宗朝先天二年七月甲子,太平公主及侍中岑羲、中書令蕭至忠、尚書左僕射竇懷貞謀反,伏誅。太子少保薛稷為黨羽之一,遭誅殺。萬回的話又得到徵驗。從此,朝中人對萬回更加敬重了。

預言唐玄宗五十年天子

當唐玄宗(李隆基)還是臨淄郡王時,曾與門人張暐等人一同拜訪萬回。萬回見郡王,非常輕慢不敬,舉起漆杖大聲呼喝趕人,同來的臣子都被逐出門外,然後,他把郡王拽入內屋,反手將門關上。在屋中,萬回如對待常人一般在郡王背後重重一拍,說:「五十年天子,請自愛;五十年之後,我便不知了。」張暐等人在門外,清楚聽見這話,因而深信不疑,盡心擁戴臨淄郡王邁向登基之路,即是唐玄宗。唐玄宗的開元之治將唐朝推上極盛之世,後來天寶十四載年底安祿山之亂起,玄宗退位。玄宗退位後又當了六年的太上皇,前後剛好是五十年,果然應驗了萬回之言。

中宗末年,萬回曾斥罵韋后(中宗皇后,後追貶為韋庶人)為「反叛悖逆」,並大喊:「砍了你的頭去!」韋后倣傚武后謀權稱制;玄宗妹安樂公主與韋后勾結,威勢逼人,路人皆懼。萬回遠遠望見她的車輿,連連唾棄道:「腥臭之氣,不可近也!」不久她倆果然大禍臨頭!韋后造反弒中宗,臨淄郡王(玄宗)率萬騎兵入北軍討亂,誅殺韋氏、安樂公主及其一幫黨羽。韋后被斬首示眾,追貶為庶人,安樂公主則追貶為勃逆庶人。

自此,玄宗更加確信萬回非凡,派遣兩位官人日夜侍奉,又特下詔命於集賢院為他繪製畫像,流傳後世。

修行與超凡

萬回晚年,一天忽然大聲呼喊,要飲家鄉的河水。弟子們四處尋覓,怎也找不到水源。萬回卻說:「堂前就是河水,何必遠求?」於是眾人在階前掘井,果見清泉湧出,水質甘美。萬回飲畢,便安然坐亡。奇異的是,他所居之街坊中井水皆苦,唯有這口井甘甜。

萬回和尚的特異功能不是一世修成的,他的前世就是個和尚,因為修行不夠努力,所以被「貶」異地,受更多苦以修成更多的德。這一世的他帶著前世修成的能力,展現了一些神通,這不也是在告訴世人,修行能超凡脫俗並非虛言?!當然,修行返本歸真,層層層層的境界,不限於此,萬回和尚所示現的也僅僅是其中一小角而已。#

資料來源:
宋釋贊寧《宋高僧傳‧釋萬回傳》
宋志磐撰《佛祖統紀》
《新唐書‧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
《舊唐書‧本紀第七 中宗 睿宗》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