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在北京公然毫不掩飾要奪取台灣的威脅下,美國正在推動美台晶片製造業各掌握一半產能的方案。他對該方案進行了解析。
盧特尼克9月27日(上周六)接受美國新聞頻道News Nation採訪,清晰闡述為何需要台灣轉移部份晶片產業鏈到美國本土,如何讓台灣確信轉移晶片產業後美國可以幫助其抵禦中共的威脅。
在問及美國下一步的貿易談判,他明確表示,台灣是接下來的貿易談判重點,優先於印度等國或地區,並預期「很快」會與台灣展開正式對話。
據悉,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準備起程赴美,進行下一回合的關稅談判。如果美國與台灣達成一項重大的半導體協議,將標誌著美國在鞏固國內晶片生產、減少對單一地緣政治脆弱供應商的依賴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在採訪中,盧特尼克是主動直奔台灣話題。「這是一個即將到來、意義重大的問題。」盧特尼克說,「我希望能夠與他們進行深入溝通,解決這個問題。」
問到「美國究竟希望從與台灣的貿易協議中得到甚麼」時,他說,美國手機及汽車的95%晶片都是台灣生產,「但台灣在9,000英里之外,這聽起來不妙,而且台灣距離中國大陸才80英里」。
商務部長補充,「北京稱『我們要拿下台灣』,他們對此甚至毫不掩飾。所以這是一個問題,也是我們的目標。」
美計劃在四年內將晶片自產率升至40%
盧特尼克指出,在目前的局勢下,特朗普政府的目標是讓晶片製造業務大規模轉移回美國本土,自主生產。
他說:「如果(美國)連自己的晶片都製造不了,要怎麼自保?還只能依賴遠在天邊的人。那又怎麼能把晶片運回來製造無人機和裝備?所以我們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他說,在自己接任商務部長時,美國本土只能生產2%的晶片,他希望在任期結束前將自產率提升至40%。
他坦言,這是「巨大的挑戰」,投資規模恐超過5,000億美元,並將涵蓋從設計到封裝的完整供應鏈。
他強調,要把整條供應鏈帶回美國,這個目標才有可能達成。
如何保障台灣安全 盧特尼克對「矽盾」進行新解釋
在被問到,台灣擔心失去產能,美國就不太可能在中共採取軍事行動的情況下保護台灣,美台貿易協議能否為台灣提供某種安全保障,盧特尼克主動提起了「矽盾」,但他表達了與台灣截然不同的觀點。
「我們非常需要他們的矽片,這些晶片可以為他們提供保護。」商務部長說,「試問,如果台灣掌握高達95%的晶片產能,美國(在危機時)如何取得這些晶片來協防台灣?是靠飛機運?還是靠船隻?」
「美國需要足夠的產能。所以我向他們提出的方案是,我們各自生產一半,美國生產一半,台灣也生產一半。」他說,「美國仍然從根本上依賴台灣,因為沒有台灣這另一半,我們也活不下去。」
「如果我們有一半產能,我們就有能力在需要時做該做的事。」他補充。
盧特尼克表示,美方已在與台灣的對話中表明,「讓美國掌握50%的晶片產能,對台灣本身至關重要」。
讓台灣同意並參與供應鏈 這就是特朗普政府要做的
對於台灣的角色,盧特尼克說,「因此,我認為讓台灣參與並同意參與供應鏈,這就是特朗普政府、特朗普總統的本事。」
盧特尼克也清楚,說動台灣同意轉移大量晶片產能出去可能不容易。
他說:「這對台灣來說並不自然。對台灣來說,會很自然地想,我們生產了95%的晶片,我們對此感覺很好。而特朗普會說,這對台灣和美國都不健康,『因為我們保護你們,而如果要我們繼續保護你們,你們就得幫我們達成合理的自給自足』。」
他坦言,當一個地區掌握全球95%的產能時,要說服其接受降至一半並非易事,「這需要很多輪對話」。他強調,他不畏懼溝通和闡述美方的想法,而且這正是美國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我們的目標是由美國製造出美國所需晶片和晶圓的40%,甚至50%。」他並表示,相信最終的成果「將會讓所有人震驚」。
謝金河:盧特尼克喊話具戰略與戰術訊號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周一(29日)在Facebook發帖說,盧特尼克的喊話一定有深刻的戰略與戰術考慮,這符合特朗普藝術交易的一貫手法——從驚嚇,驚奇到驚喜三部曲。
他表示,現在處於驚嚇環節,盧特尼克站出來,代表是台灣的時間來了。
「特朗普對晶片移回美國生產一直都很在意,(總部位於台灣的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已經被他點名很多次。」他提醒,「這次他為了拉抬Intel,已經把所有招式都用盡,軟銀(ARM)的孫正義投20億美元,輝達(NVIDIA)的黃仁勳也來了,加上特朗普把原先的補貼轉作股權,Intel在不知不覺中股價已經漲近一倍,這也不能小看特朗普政府的力道。」
「台積電能有今天,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台積電在特朗普意念下,如何保持領先優勢?這是台積電及台灣必須專注思考的未來謀略及對策!」謝金河寫道。
多年來,美國官員一直警告稱,美國過度依賴台積電及其龐大的供應商生態系統已構成重大風險。這些供應商共同生產和供應著全球絕大多數最先進的晶片。這種風險在COVID疫情期間的晶片短缺時期尤為突出,凸顯了晶片如何推動著從汽車製造到軍事技術和人工智能等各行各業的發展。
台積電是蘋果公司和輝達公司的主要晶片製造商,也是美國政府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核心企業之一。
台積電已承諾投資1,650億美元,以提高其美國工廠的產量。但大規模轉移產能不僅需要巨額資金,還需要大規模遷移構成台積電生產鏈的眾多供應商和合作夥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