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是中國知名的小商品貿易中心,也是中國跨境電商平台的重要供應商。以往,義烏生產的很多小商品都會出口到美國,這裏的市場也會熙熙攘攘。但今年夏天,義烏市場卻出奇的安靜。
財經網站CNBC報道,海綿和清潔用品賣家李先生透露,現在不是外國買家的旺季,他的客戶來自中東和東南亞,而不是美國。
李先生拒絕透露全名,他表示,關稅影響並不大。但他暗示,他家鄉廣東省的工廠受到的打擊更大。
台灣TVBS特派記者蔡儀潔走訪義烏商貿城,發現這裏有超過90萬家商店,其中約3,000家參與對美貿易。一家羊絨圍巾店老闆表示,該店專注於中高端市場,有高達七成的產品銷往美國,但如今訂單只剩下去年同期的30%,損失慘重。該店家無奈表示,「因為貨沒發出去,貨款沒法收,是不是相當於我們的錢被壓在裏面了,然後有些比如說其他客戶訂單來了,我們又要錢投下去,所以說對我們挑戰其實挺大的!」
CNBC記者實地考察後寫道,八月底,在中國暑假即將結束之際,義烏出奇的安靜,孩子比買家多。
義務商家的客戶群發生了變化
很明顯,義務商家的客戶群已經發生了變化。CNBC記者實地發現,阿拉伯語、韓語或俄語的招牌越來越多,而不是通常的英語和中文。一層樓裏,原本賣圍巾的店舖,大部份都在賣阿拉伯頭巾(hijabs)。
貿易公司IMEX Sourcing Services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蒙加(Ashish Monga)對CNBC表示,義烏對美國的出口額,已從八年前的約20%下滑至去年的15%,現在甚至更低。
義烏對美出口的下滑,反映了全國範圍內的出口下滑。據CNBC對Wind Information官方數據的分析,截至7月份,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同比下降了12%,而同期對中東十大經濟體的出口額則增長13%。
蒙加表示,由於義烏的許多產品不符合歐盟合規標準,因此限制了企業向歐洲的銷售量。另一方面,為了應對來自拉丁美洲的訂單,義烏官員支持當地商家開設西班牙語課程。
失去美國客戶 義烏商家事倍功半
但這不僅僅是取代美國訂單的問題。
蒙加說,「如果你失去一個美國大客戶,在新興市場你需要大約五個客戶才能獲得同樣的利潤,這相當於事倍功半,錢更少。」
截至今年7月,中國對美出口總額達2,514億美元,遠高於對中東的1,165億美元。與此同時,北京也增加了對歐洲和東南亞的出口。官方數據顯示,東南亞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區域貿易夥伴。截至7月,中國對非洲的出口同比增長24%。
目前,美國對大多數中國商品徵收約55%的關稅,仍遠高於特朗普第一任期內25%的關稅。
彭博經濟研究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大多低於同類美國企業,由於特朗普總統的關稅削弱了需求,出口商的盈利面臨進一步受到打擊的風險。
另一方面,對抵達美國的中國製造貨船(即使這些船不是中國所有)徵收的新費用,將於10月14日起生效,這些費用可能高達數百萬美元。#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