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確定了四中全會10月20日至23日召開,同時稱要「提高」黨領導經濟的「能力和水平」。這似乎提前釋放了一個政治訊號,中共黨魁在「十一」招待會上的講話也越來越有氣無力,有點事不關己的味道。一些人對習近平的態度在發生悄然的變化,各級官員的密集調整,更增添了四中全會前的緊張氣氛。
黨領導經濟的「能力」如何提高?
新華社報道的9月29日中共政治局會議,主要涉及2026至2030年的「十五五」規劃,作為四中全會的一個準備文件,但外界關注的卻是人事上可能的重大變動。
新華社報道談及「十五五」規劃建議稿時,提到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但展望「十五五」時,卻僅稱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沒有提到以習近平為「核心」。
這似乎在暗示,從2026年開始,「黨中央」的「核心」可能換人;或者說準備回歸「集體領導」,不再有甚麼「一尊」之類的說法。
會議最後還稱,要「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
四中全會還沒有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似乎就對現任「黨中央」做出了某種評價,變相貶低了現任「黨中央」領導經濟的「能力和水平」。這更像是政治局常委、總書記換人的一個前奏曲。換人或許在短期內可以提高「黨中央」領導經濟的「能力」。
政治局會議研究的其他事項中,人事安排恐怕是真正的重頭戲。四中全會若發生重大人事變動,此次政治局會議應該最後敲定方案、確定劇本,到時中央委員們才能按照劇本演,以免出意外。
政治局必然要發生變化
央視播放了9月29日下午中共政治局集體學習的一些畫面。7名政治局常委和15名政治局委員現身,還有至少其他29名官員參加,政治局擴大會議的模式還在繼續。
三個月前,6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集體學習畫面曾顯示,會場的另一側還新增了兩排座位,第二排有空座位沒人坐,桌上卻擺放了文件和茶杯。這有意無意間透露了可能有中共元老參加了上午的政治局會議。
9月30日的這次政治局學習,央視鏡頭小心翼翼地只拍攝了會場的三個方向,但刻意忽略了另一個側,無法看到是否還有類似新增的座位。
何衛東繼續缺席政治局會議,這次另外一個缺席的是陳敏爾,只是不知何故。
中共政治局在四中全會上應該做出某些調整,至少需要宣布何衛東的某種處理結果,其政治局委員資格難保,軍委還應遞補一名副主席。現任軍委委員劉振立陞遷的可能性似乎較大,他出現在9月29日的政治局集體學習現場。
已經卸任新疆黨委書記的馬興瑞繼續現身,但其陞遷的可能性似乎較小,若在四中全會上失去政治委員資格,應該也不會令人感到奇怪。近日,同樣出身軍工企業的袁家軍有不少傳聞,如今陳敏爾又意外缺席。
如果中共四中全會準備調整最高層,那麼政治局必然也會做出重大調整。四中全會有可能恢復25名政治局委員的慣例,至少會有新任政治局委員產生。如果政治局常委、總書記同時發生變化,政治局的變化自然將更大。
目前有各種人事變動的傳聞版本,但沒有中共二十大之前那麼多,大概是各方妥協已經達成,沒有故意再強烈放風、攪局的動機了。
習近平最後的「十一」講話?
9月30日上午,中共政治局常委照例現身天安門官場,參加向紀念碑獻花圈活動,晚上又參加「十一」招待會。習近平仍然上台講話,李強還沒有拿回以往李克強的發言權。
2022年的「十一」招待會上,還是李克強講話;但中共二十大上習近平三連任後,李強卻沒能延續李克強的發言資格。習近平連續三年上台講話,但對比2023年、2024年的講話,2025年的發言稿越來越乏味。
2023年9月28日,習近平的講話稱,「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們前進道路上還面臨很多風險挑戰」;要求「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同時又稱,「前途一片光明,但腳下的路不會是一馬平川」;要「繼續爬坡過坎、攻堅克難」。
當時,中共面臨的外部環境持續惡化,還自己搞壞了內部經濟,隨著秦剛、李尚福被消失、火箭軍被整肅,政局開始陷入混亂,習近平還在試圖為下屬打氣,顯示自己仍全面掌控權力。
2024年9月30日,習近平再次講話時,估計已經失勢。當時的講話稱,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還稱「必定會有艱難險阻,可能遇到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據悉,習陣營人馬曾試圖反撲,可能還動了槍,但失敗了。
今年9月30日,習近平講話僅稱「面對複雜形勢」,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沒有拔高的語氣。講話中提到了二十屆四中全會、「十五五」規劃建議,然後僅稱「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沒有再說風高浪急、驚濤駭浪之類的話。
習近平的講話露出了事不關己的些許味道,很可能講話稿已經被嚴格控制、審核,他自己不能再隨意發揮了。
官場的悄然變化
外界發現,日前習近平前往新疆參加慶祝活動,隨行的王滬寧面對他竟然背著手,被視為一種不尋常的官場姿態。9月29日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照例講話,但現場有人已經不再像往常一樣低頭做筆記,包括王毅、石泰峰等。
近期,習近平先後前往西藏、新疆,但不再坐專列,而改坐專機。他自己大概可能仍擔憂個人安危,但恐怕無法任意調動各地武警在專列沿線站崗,也不能在中途隨意下車、到地方視察了。
9月30日,中共黨媒報道,許昆林任遼寧省委書記,原書記郝鵬因年齡卸任。報道專門強調,「這次調整是中央從大局出發……經過通盤考慮、慎重研究決定的。」
這應該是在9月29日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決定的,還包括王偉中任內蒙古自治區常委書記,孫紹騁卸任;以及包鋼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府黨組書記。
9月30日,中共國務院任免工作人員,涉及教育部、民政部副部長、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文物局副局長、能源局副局長等職位的變動。
隨著官員再次大調整,四中全會的前奏可謂緊鑼密鼓,接下來或許還會釋放更多明顯的政治訊號。#
《大紀元》首發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