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多地出現國有企業集中掛牌拋售大量房產的現象,這不再是單一企業的個案行為,而是一場由「債務驅動」的資產大清理。從北京西城區的黃金地段到四線城市的住宅小區,國企的拋售行為不僅反映出自身巨大的流動性壓力,更向市場釋放出樓價尚未築底的強烈訊號。
國企拋售房產潮 大力「去地產化」
近期,大陸國企又拋售手中的房產,包括歸屬於北京西城區國資委的國字號企業天恆集團掛牌出售111套房產。
北京產權交易所的訊息顯示,北京天恆置業集團旗下公司正在掛牌出售111套房產,房產轉讓底價從106萬元~1,397萬元不等,總轉讓底價超過3.3億元,均位於北京,覆蓋西城、海淀、朝陽、大興、石景山、房山、豐台多個區域。
在這百餘套房產中,總價最高的一套是北京市西城區大紅羅廠街3號院5層2門501號住宅,掛牌價1,396.89萬元。
二手樓交易平台數據顯示,9月份該小區二手樓掛牌單價約15.4萬元/平方米,3個月內價格下跌41%。
北京西城區是北京歷史最悠久、政治文化地位最高的核心功能區之一。它距離北京市的行政、政治和文化核心區域非常近。附近通常對應著西城區最頂尖的教育資源,這使得該區域的房產價格長期保持高位,且流動性強。
中國房地產網報道,據接近企業人士稱,這些房產都是天恆集團自有房產,部份是天恆集團開發項目的剩餘房源,部份是用於出租的房產,現在出於優化資產結構、緩解流動性壓力需要,拿出來出售。
「這些都是『沉睡資產』,將其出售可以一次性回收一筆客觀的資金,同時避免更大的資金減值風險。」一名負責拍賣的人士稱。
天恆集團前身為成立於1994年的北京市西城城建開發集團,註冊資本110億元,隸屬北京西城區國資委。
今年上半年,天恆集團營業收入6.7億元,同比下降13.4%,較2021年高峰期的132億元降幅更大;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為虧損3.9億元,去年虧損50.7億元;資產負債率攀升至83.5%。
虧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聯營企業存貨減值和資產減值損失,另一方面則是城市更新項目的前期投入。2024年,根據上級部門安排,天恆集團全面退出房地產開發。
聯合資信在其信評報告中稱,天恆集團的銷售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成都。2024年銷售金額為25.8億元,2025年上半年僅7.1億元。
同時,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還在出售北京市昌平區金隅觀瀾時代的3套房產,單套售價300萬元左右,房屋面積均為90多平方米。
企查查顯示,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是國內頂尖家專業化的核電工程管理公司,是中國廣核集團主要成員單位之一。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同時在集中出售其位於一個四線城鎮的68套住宅房產。這些房產全部位於大連瓦房店市復州城鎮美郡小區,單價約3,500元/平方米。
二手樓交易顯示,復州城鎮美郡小區9月份掛牌均價4,500元/平方米,一套92.6平方米的二手樓售價大約是54.5萬元。也就是說,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正以低於市場價的行情,速賣這些房子。
這些現象也反映出部份國企、央企正在「去地產化」。
中國航空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辦公樓賣不掉 大降9000萬掛牌
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的房產出售訊息中,掛牌價最高的是中國航空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其正在出售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北里12號樓,即中國航空結算中心大廈,轉讓底價4.79億元,訊息披露日期為9月26日~10月10日。
資料顯示,西壩河北里12號樓屬於辦公樓,地上共15層,地下1層,房屋建築年份為1997年,處於空置狀態。
這不是該大廈首次出售。1個月前,中國航空結算公司曾掛牌出售西壩河北里12號樓,當時掛牌價是5.69億元,並未找到接盤方,直降9,000萬元再度掛牌。
從住宅到車位全面清理 蔓延全國
大規模拋售房產的還有成都鐵路興達建築公司,其一次性掛牌四川什邡市師古新天地48套住宅房產,轉讓底價597.48萬元,訊息披露期滿日期為9月28日。
此外,南京長江油運置業有限公司正在出售36處房屋及車位,全部位於南京市晶典國際大廈。南京長江油運置業有限公司隸屬招商局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集中賣樓的現象,正在多個省市蔓延。廣州、山東等地,亦出現多家國有企業集中拋售房產。
廣州產權交易所訊息顯示,廣州紅棉現代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一次性掛牌17套住宅房產,廣州機場建設投資集團正掛牌出售約60套住宅房屋,廣州地鐵集團則掛牌出售26套房屋,佛山市南海多寶電力電器安裝有限公司則在速賣79個車位。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官網顯示,煙台、聊城和淄博等地國資公司掛牌轉讓房產、店舖和車位等,數量亦超百套,掛牌總金額數千萬元。
國企「砸盤」的深層動機與市場訊號
報道說,這不是某一家企業的「個別行為」,而是一場由「債」驅動的資產速賣,其背後的訊號意義遠大於簡單的賣樓行為。
一位企業研究人士稱,這些地方國企集中「賣樓」,一方面是盤活低效且閒置資產,防止國有資產出現貶值;另一方面是賣樓變現,緩解流動性壓力。因為房地產市場下行,地方財政與城投平台「化債」任務疊加,短期償債壓力驟增。
這是市場出清過程的一部份。但在當前二手樓市場不斷攀升的庫存量下,突然增加成百上千套「官方房源」,顯然會對市場產生衝擊。
財經博主「Tom」對此表示,不斷下跌的樓價根本看不到盡頭,國企沒有持有的必要了。未來國企帶頭砸盤會越來越多。他們的拋售行為已經證明了他們並不認為2025年的樓價已經築底,情願大規模地降價也要把房子拋出去。說白了,現在中共當局都不認為一線城市的房子還有價值。
宏觀數據印證市場低迷
國企的拋售行為,恰好與最新的房地產數據相互印證,凸顯了市場的寒意。
10月1日,中指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9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16,926元/平方米;二手住宅均價為13,38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4%,同比下跌7.38%。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截至9月,百城二手樓價格已連續41個月環比下跌;三季度,百城二手樓價格累計下跌2.26%,跌幅較二季度擴大0.14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百城二手樓價格累計下跌5.79%。
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說,二手樓受掛牌量維持高位影響,短期或將延續「以價換量」行情。
三四線代表城市去庫存方面仍然乏力,9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35%,同比下跌1.30%,前9個月累計跌幅達1.23%,「降價跑量」仍是多數項目的主要去化策略。#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