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位非常著名的詩人賀知章。我們熟知的「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就出自他的詩作《回鄉偶書》。很多人不知道他還曾遇神仙,走上了修道之路。
古籍《原化記》記載:
賀知章,在西京宣平坊有住宅。他家對門有一個小板門,經常看見有一個老人騎著驢在那兒出入。過了五、六年,再看那老人的臉色衣服像原來一樣,沒有變化。也看不到他的家屬。詢問巷中的鄰里,都說是西市賣穿錢繩索的王老,再沒有別的職業。經觀察,看出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賀知章經常在空閒日子到王老那裏去,老人迎接很恭敬謹慎。他只有一個使喚童子。賀知章就問他的職業,老人很隨便地回答。由於和他往來增多,逐漸地更加尊敬,言論也逐漸多起來,於是在言談中說了他善於修道煉丹之術。
賀知章平素尊信道教,所以願意拜老人為師。後來賀知章和夫人拿一顆明珠,說是自己在家鄉的時候得到的,珍藏了多年,特地敬獻給老人,請求老人給講授道法。老人接過之後就把明珠交給童子,讓他買餅來,童子用明珠換來三十多個燒餅,並請賀知章吃。賀知章自己心想,寶珠是特意送給老人的,可老人卻如此輕用。心裏很不愉快。
老人已經察覺,就說:「道術可以心得,哪裏是在於力爭呢?慳惜之心不停止,道術沒有理由成功。應當到深山窮谷中,勤奮地、專心致志地探索尋取它,不是市朝所能傳授的。」賀知章聽了頗有心得,領悟了老人的意思,拜了老人就離開了。過了幾天,老人不見了。賀知章於是請求辭官,入道還鄉。(《原化記》)
老人用明珠買餅是要告訴賀知章不要執著於利,又鼓勵賀知章辭官是要賀知章去掉名。名利都去掉,就離道不遠了。
人認為名利很重要,但在修煉人的眼裏卻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不值得為其努力和奮鬥的。因為他們具有更大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自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能夠敢於放棄名利走入修煉,真的是了不起的。
──轉自正見網#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