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近年不斷強調唱經濟光明論,又打壓質疑經濟問題的聲音。「十一」長假期間,中共黨媒《人民日報》連續7天發表署名「鍾才文」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文章提到,不能因為部份經營主體感受不好,就否定整體經濟形勢。這一說法引發網民譏諷。

自9月30日起,一直到10月6日,署名「鍾才文」的7篇文章依序為:《從全球視角看新時代中國經濟的跨越與蝶變》《深刻認識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內在邏輯》《科學客觀看待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態勢》《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蘊含重大機遇》《全面認識把握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中國是全球包容性發展的典範》《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開放共贏性》。

其中《科學客觀看待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態勢》一文承認中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又說,產業轉型升級有快有慢、有先有後,不同區域、行業、群體會出現分化,宏觀數據與部份微觀主體感受會有「溫差」。

文章提到,有數據顯示,人工智能(AI)相關行業薪資增速是其它行業2倍,相形之下,房地產相關行業吸納就業減少,薪資縮水。對此,大家要全面看待,「不能因為部份經營主體感受不好,就否定整體經濟形勢,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中央社報道認為,這些文章除了針對經濟形勢向民眾信心喊話之外,也有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會前輿論造勢的意味。

中國問題專家章天亮在自媒體節目中表示,中央財經委的主任就是習近平,這連篇發文,說明當局知道中國老百姓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已經崩了,也撐不住了。

《人民日報》稱「不能因為部份經營主體感受不好,就否定整體經濟形勢」,這句話在海外社交平台X引發嘲諷掀起「造句潮」:

「不能因99%經濟主體虧損否定整體經濟形勢。」
「不要因為肚子餓就否定自己沒吃飽。」
「不能因為農民群裏養老金200塊就否定體制內退休金上萬。」
「不能因部份中國人能活到150歲就否定整體退休年齡。」
「不能因為胰腺和肺上長了幾個腫瘤就否認整體健康狀況。」
「不能因為定於一尊就否定全過程民主。」
「不能因為你辦喪事就不允許我吹拉彈唱。」
「你不要因為你感受不好就否定領導的感受,領導感受好極了。」
「泰坦尼克:不能因部份船體下沉否定整體航行形態。」……

也有網民說:「意思是:不能因為底層老百姓大面積失業,債台高築,買不起房,沒錢消費,就否定經濟,你看,我們體制內,公務員,官僚,權貴資本不是過得好好的嗎?每天紙醉金迷,聲色犬馬,怎麼沒感覺到經濟不行了呢?」

有網民表示,「我不想說別的。我只說我喜歡吃的哈紅腸。2018年我回國那時候是18元一市斤。2023年我回國,哈紅腸漲到38元一市斤。你們總宣稱經濟如何好,為甚麼通貨膨脹如此嚴重?其它物價也都飛漲。你們咋解釋這個現象?」

「『部份經濟主體感受不好』指的是廣大民企和體制外打工人,『大部份經濟主體感受好』,指的是政府,國企,公務員,廣大體制內員工。所以年輕人都拚命擠破頭進體制,在中國只有成為體制內一員,成為食稅階級才能有好日子過,跟北韓和文革時期越來越像了。」

「反過來,它們總是喜歡因部份人過得不錯來肯定整體經濟形勢。」

「看到標題之後突然想到了華春瑩那句:我也是14億分之一,我的同事也是14億分之一,中國媒體記者都是14億分之一,我們怎麼沒有感受到壓迫?」

有網民說,「這篇文章是高級黑的經典之作。」「連發7篇,說明形勢已相當惡劣了。」「發一波造句潮。」

中共疫情封控政策結束後,自2023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下行,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官方仍要求唱響「經濟光明論」,民眾言論空間也越來越緊縮,多位學者因揭露中國經濟真相而遭到打壓。

其中,2024年底,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該公司於深圳舉行的2025年度投資策略會上發表演講表示,過去3年中國經濟增幅恐被高估10個百分點等看法。他隨後遭禁言。《華爾街日報》後來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說,習近平下令調查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