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於2021年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條例)及《有關電影檢查的檢查員指引》(指引),要求審查員謹慎注意影片中「不利國家安全」的內容。電影報刊辦回覆《明報》稱,新的條例生效至今,有50齣影片「因國家安全考慮」須修改內容,13齣不核准上映。當局並三度拒絕提供相關影片名單,《明報》其後引《公開資料守則》索取名單再遭拒。通訊辦解釋,披露資料將損害公眾安全或秩序。
《明報》今(6日)報道,2021年起至今年7月,有逾3.9萬齣影片送審。相比2021年新例生效前5年,未有影片不准上映,50齣須修改內容。電影報刊辦表示,每部影片的性質、題材、內容、表達手法、潛在觀眾、上映情況及場所等均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條例及指引列明,如果商經局長認為影片上映或不利國安,可延長原定送審後14天的決定期,但不得超過原有決定期屆滿後的28天。但是《明報》向商經局查詢時,局方未提供延期個案宗數,並表示評審期會考慮每宗個案實際情況和所有相關因素。
報道訪問曾執導《十年》的周冠威,他稱其探討學童自殺現象的新作《自殺通告》,在8月4日送審後,至今未有結果。電影報刊辦回應不評論個別影片的申請及檢片決定。
政府拒公開名單
《明報》並報道,向電影報刊辦查詢相關影片名單,但對方8月兩度回覆時均拒絕。該報再引《公開資料守則》索取名單,亦被拒絕。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解釋,披露資料將傷害或損害「維持安寧、公眾安全或秩序、或保障財物的工作」及「部門妥善而有效率的運作」。
該報向商經局查詢時,局方指電影報刊辦須按《港區國安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責任,有效防範及制止可能危害或不利於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未能提供有關資料是根據《公開資料守則》。
涉社運影片被審查
翻查資料,2021年以來傳出消息須修改內容,或未獲批准上映的電影,包括2023年兩部第28屆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的入圍作品。當時兩部影片未能通過電檢放映要求,導演在無法放映完整版本情況下,決定不放映。涉事的是動畫組作品2D動畫短片《城堡裏的大象》,與公開組作品《失去的部份》,當中涉及社運現場、送囚車、戴黃色頭盔及佩戴疑似防毒面具的人等影像。
另外,在2022年,曾獲第54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的本地作品《暗房夜空》,在本港放映前突遭電檢處引用《電檢條例》新修訂的涉及國家安全審查準則,勒令刪走片中不足一秒、影射2014年雨傘運動的畫面,宣稱「重現了非法佔領行動的情況」。製作團隊拒應要求刪剪片段,取消該片實體放映安排。@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