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Paul見我評論「Chinese mainland」,就問我一個關於中国禁詞的問題,結果我被他考起了。事緣他近日瀏覽一個叫「中華典藏」的中国大陸網站時,發現很多兩字詞都變成「****」,彷彿要讀者做填充題。這些禁詞,有的可解,有的可笑,也有些完全莫名其妙。

例如網站上的《史記・秦始皇本紀》白話譯文有一句:「秦始皇順時乘勢,奮發努力,終於兼併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所屏蔽的詞,是「專制」兩字。崩口人忌崩口碗,一個專制政權不准人講「專制」,我們都覺得「合情合理」。

另一句較好笑:「不為子孫後****慮」,你猜到是哪兩個字嗎?(答案見文末)Paul和我均感費解的,是〈瑯琊台刻石文〉這句:「****之內,黃帝之土」。「****」掩蓋的字是「六合」(代表東南西北上下),但這樣人畜無害的詞怎會被禁呢?儘管我馬上想到大陸禁止的「六合彩」,但這裏分明沒有「彩」字,沒理由連「六合」也說不得吧?我於是向諧音的方向想。

2023年底,我曾在這裏寫過一篇〈中国人看見這照片,拳頭都硬了〉,提及中國古代避諱,不乏諧音字。例如饅頭原叫「蒸餅」,只因宋仁宗名喚「禎」,跟「蒸」同音,皇宮上下便改呼蒸餅為「炊餅」(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二),後來這個避諱方式傳到民間,普天下人就改口叫「炊餅」了。

「六合(liù hé)」的諧音,有哪個組合可能犯禁呢?我只勉強想到曾任中共国務院副總理、被視為習近平財經智囊的劉鶴(liú hè),兩組詞雖然音調有別,但拼音一樣。不過劉鶴這級數的人是否需要避諱,我也不肯定。查一下中国大陸網絡有沒有相關討論,終於在「百度知道」上找到中国網民的答案。

原來早在十多年前,網絡小說已常常屏蔽「六合」兩字,許多大陸人也被弄糊塗了。有人在「百度知道」提問,答案多數是「好像是犯了六*合*彩的忌諱」——即我一開始覺得牽強而排除掉的解釋。這到底是否真正理由,當然無法確認,但至少令我明白一個道理:中国大陸的「常態」,並非我這類香港人所能理解。

Paul問我「六合」被禁理由後,恰巧看到一則相關的禁語新聞,真巧。中国男星于朦朧上月11日墜樓身亡,警方居然即日以「酒後意外」草草結案,之後一切消息都被封鎖,令民眾大為震驚,紛紛質疑是否在包庇什麼權貴?「于朦朧」三字更因此成了敏感詞。中国網民為了突破封鎖,便以諧音「魚」代替「于」。

想不到從9月底起,中国社交平台很多賣魚主播和釣魚愛好者的帳號都被封鎖,或發布不了直播,如抖音帳戶「鄭記三文魚」自9月30日起,就被禁直播90天(我上抖音看過,確實如此)。「諧音犯禁」這個現象,看來由宋朝到今天都一樣,只是變本加厲而已。

這樣草木皆兵的封殺,我認為只有兩個效果:一是令原本不留意于朦朧死亡事件的人,都開始關注起來;二是間接告訴大眾,這不是一宗普通的死亡事件,那些受保護的幕後元凶,背景的確非比尋常。

上月我寫了一篇文〈于朦朧之死,可挖出多少真相?〉,認為與其牽扯十多廿個嫌疑人,倒不如集中力量留意一兩個核心人物,當時我說:「我認為在眾多嫌疑人中,這個極光光的確比較可能牽涉其中。」如今大半個月過去,真相依然未明,但網上最近流傳一個說法,很耐人尋味:「極光光」是李小勇(李鵬次子)和葉小燕(解放軍創建人葉挺的孫女)沒有公開的兒子。

消息真假當然無法證實,但你大可比較一下李小勇、葉小燕、李葉(又名葉丹丹,是李、葉兩人已公開的女兒)和極光光(原名李明)的樣子,自己猜猜他們四人有沒有血緣關係。我又想到,既然「魚」字已經犯禁,什麼時候連「蒙古」、「龍的傳人」和「極光」都化成「****」呢?或許終有一天,連朦朧的「****」符號也該屏蔽。

「****」謎底:「代考」二字。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