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股旗下高端電動汽車品牌極星(Polestar)在中國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日前,該車企關閉了其位於上海前灘L+Plaza的最後一家直營門店,正式退出中國實體零售市場。
極星公司稱,關閉門店不等於放棄中國市場,此舉是零售模式的優化調整,將在第四季度完成。
官方還說,轉向線上銷售模式是適應市場需求的理性之舉。
不過,公開報道顯示,極星的在線購車系統已經關閉,試駕服務也早已停止。庫存車型僅存2024年12月下線的車輛,價格已砍至原價的五折左右。
數據顯示,極星在華銷售的衰退並非突然。從2021年至2023年,其在華銷量分別為2,048輛、1,717輛、1,100輛,呈逐年下滑態勢。即使2024年,零售銷量也僅為1,864輛,遠未能扭轉頹勢。今年上半年,極星在華銷量數據極其慘淡,6月僅售出6輛。而4月、5月出現零銷售,3月僅賣出1輛。
實際上,極星已進行了戰略調整,從國內銷售驅動轉向出口導向。中國轉變為其重要的生產中心,極星2在台州生產、極星3在成都生產、極星4在寧波生產、極星5在重慶生產,但這些車型的目標市場早已轉向國際市場。極星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銷量接近4.5萬輛,大部份是在中國生產的。
8年來,極星中國區人事變動頻繁,平均每年就要更換一位負責人。近半年來,全球管理團隊更是大幅調整,7月底中國區總經理也隨之變更。與人事頻繁更換相應的是,公司戰略也呈現不穩定性和方向的反覆。
同時,極星一直處於財政困境中。2020年至2024年,極星累計虧損超過51億美元,其中2024年單年淨虧損達20億美元。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總資產僅40.54億美元,總負債卻高達73.83億美元,已經處於資不抵債狀態。
極星的股市表現也慘淡。自2022年上市以來,極星股價已跌超90%。2024年,股價甚至跌破1美元,公司隨後收到納斯達克的「缺乏合規通知」。
極星汽車最新規劃顯示,計劃在2025年至2027年間實現年均零售銷量增長30%至35%,並力爭2025年實現盈利。#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