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今日發布2023年至24年度《本地醫療衞生總開支賬目》,扣除新冠疫情相關開支後,經常性開支為2,512億元,按年度多8.6%,佔本地生產總值8.3%。人均醫療衞生經常性開支為33,334元,按年多720元。
賬目顯示,2023年至24年度的醫療衞生經常性開支中,公共醫療衞生支出佔51.8%,逾1,300億元,比10年前多1.5倍,與同期65歲或以上人口的增長相若,反映人口老化令服務需求增加。
長者總住院日次10年增四成
另外,約四成公共醫療衞生經常性開支,用於住院及日間醫療護理服務,公營醫院佔病人的總住院日次91.7%,長者總住院日次10年間增加40%。
每千名長者病人的總住院日次,是非長者的5.3倍,門診服務量則為非長者的2.9倍,平均每名長者的服務成本則為非長者的4.3倍。
至於基層醫療開支,佔經常性開支的29.3%,為10年來最高,當局稱顯示政府推動基層醫療發展的工作漸見成效。
私人醫療衞生方面,相關支出佔經常性開支48.2%,超過1,211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4%。當中,醫療保險佔支出20.5%,較10年前上升6.8個百分點。
過去10年的醫療保險計劃,佔私人第二及第三層醫療服務比例,由33.4%上升至44.8%,成為私人醫療服務資金來源。截至去年年底,政府推出的自願醫保計劃保單則達142.8萬張,佔全港個人償款住院保險巿場三分之一。
2023/24年度香港醫療衞生經常性開支中,基層醫療開支佔29.3%,超過735億元,為過去10年最高。@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