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近日通過地方立法,首次允許夫妻雙方依法查詢對方名下的不動產與車輛登記。這項被稱為「夫妻互查財產」的新規,被輿論解讀為婚姻信任崩解的縮影。該規定將於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根據官媒報道,中共廣東省人大近日通過修訂《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並將於明年元旦正式施行。新法第48條明確規定,夫妻任一方可憑身份證與結婚證,依法查詢配偶名下的不動產及車輛登記情況。

這項「夫妻互查制度」使廣東成為中國大陸首個開放婚姻財產互查的省份。消息公布後,支持者認為這是防止財產轉移的制度性進步;但也有不少人擔憂,當婚姻被制度化透明,情感中的信任或將逐步瓦解。

學者與律師:信任轉為法律驗證

廣州中山大學社會學者孫誠(化名)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不僅涉及婦女權益的保障,更是官方對家庭財產透明化的一次制度介入。從本質上說,它將婚姻信任轉化為可被法律驗證的關係。但為何中國至今才引入類似法規,也讓人深思。」

廣州律師馮先生指出,這一條款的出現,反映出中國社會對婚姻中財產隱匿問題的長期焦慮,也體現了夫妻間的不信任。

他說:「在我處理的離婚案件中,財產隱匿幾乎成了常態。許多當事人婚前並未建立清晰的財產界限,婚後又缺乏信任機制,導致一方透過設立公司、轉移帳戶等方式隱匿資產。新條款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可讓財產狀況更透明,也為弱勢一方提供追索的法律依據。」

他亦強調,中國婚姻背後折射出社會信任的脆弱,也顯示司法制度正逐步介入私人生活。

具體而言,根據新條文,夫妻任一方只需提供能證明婚姻關係的有效文件,即可向不動產登記中心或車輛管理部門申請查詢對方名下財產,相關機構必須受理並出具書面資料。

馮律師指出:「這意味著,以往必須透過法院調查、律師取證等繁瑣程序才能獲得的配偶財產資訊,如今可經由行政渠道直接取得。」

婚姻穩定性下滑 離婚率居高

這項制度出台的背景,是婚姻穩定性持續下滑、信任裂縫不斷擴大。據中共民政部2025年資料顯示,2024年全國登記結婚約590萬對,較十年前減少近五成;同期離婚對數達240萬對。
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婚姻登記量雖高,但離婚增幅同樣顯著。根據廣東省民政廳資料,該省2023年離婚登記達21.8萬對,約為結婚登記數的一半,離婚率居全國前列。

多位研究者認為,經濟壓力、財產不透明與性別角色變遷,是導致婚姻信任危機的主要原因。

「隱藏財產早已成為離婚案件中最普遍的爭議點之一。」廣州律師陳慧雯(化名)對記者指出,中國離婚訴訟中最大的爭議在於財產分割:「在司法實踐中,特別是女性一方,往往因舉證困難而無法證明對方資產。這條新規在某種程度上,讓弱勢一方在關係破裂前擁有知情權。」

家庭觀念轉型 婚姻更趨個體化

學界普遍認為,中國家庭結構正快速轉型。從上世紀「夫妻共患難」的集體化婚姻,演變為當代強調個體自主的婚姻模式,家庭不再是經濟與情感的絕對共同體。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資料,截至2023年底,全國家庭戶數超過5.1億戶,其中單人家庭佔比達29.2%。

成都婚姻家庭研究員趙女士指出:「這項制度的推出,反映了當代婚姻的脆弱,當愛與信任不足以維繫關係,只能依賴制度來約束。」

輿論分歧:保障與不安並存

在社交媒體上,許多網民支持廣東的做法。一位深圳女網民留言:「終於可以查清楚他有沒有偷偷買樓,不再被蒙在鼓裏。」也有男性網民回應:「如果非得查才安心,那這段婚姻已經沒有意義了。」

有評論人士指出,互查制度表面上是法律創新,實質上是國家對私人情感領域的滲透。制度提供保障,但也可能讓夫妻間的信任建立在文件與權限之上,而非理解與誠實。

孫誠最後表示:「互查制度看似保障公平,實則宣告婚姻私密性進一步削弱。當信任需要法律驗證,它就已經不再是信任。」#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