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洛杉磯縣監事會周二(10月14日)以4比1通過決議,針對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的行動,宣布進入地方緊急狀態。這類地方緊急狀態的宣布,通常用於自然災害等情況,如今則使監事會得以批准一項暫緩驅逐令,以保護那些能證明因聯邦移民執法行動而遭受經濟困難的租戶。

可暫緩驅逐租戶並申請州級資金提供救濟

根據需另行表決通過的暫緩驅逐令,受ICE行動影響的租戶可在禁令期間暫緩支付房租,但需在措施結束後補繳。洛杉磯縣政府也將得以向州政府申請專項資金,為受ICE行動影響的家庭與個人提供更廣泛的救濟。

監事會在決議中指出,ICE等聯邦執法行動「在社區中製造恐懼氛圍,嚴重擾亂日常生活,並對地方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共同提案人、監事會委員林賽‧霍瓦思(Lindsey Horvath)在表決前表示:「我們絕不會坐視恐懼與混亂蔓延至社區各處。當我們的移民鄰居成為打擊目標時,全縣居民都會感受到衝擊,無論是在職場、學校或家庭。」

唯一投下反對票的監事會委員凱瑟琳‧巴格爾(Kathryn Barger)則指出,此舉不符合法定「緊急狀態」定義,且可能引發法律訴訟。

房東團體批評

代表房東利益的團體,包括「大洛杉磯公寓協會」(Apartment Association of Greater Los Angeles),雖對受影響的家庭表達同情,但批評驅逐禁令對房東不公,強調房東在租金被延後支付期間仍須償還按揭。

該協會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丹尼爾‧尤克爾森(Daniel Yukelson)9月對《大紀元時報》表示,許多中小型房東仍在承受疫情期間驅逐禁令造成的財務壓力,若政府再度實施類似措施,將令他們難以維持生計。

尤克爾森警告,若當局持續推行此類驅逐保護政策,房東為防範未來租賃禁令,勢必採取更嚴格的租客審核標準,恐進一步惡化洛杉磯的住房危機。

移民執法引發的衝擊

在表決前一周,監事會曾就相關爭議展開討論,包括房東仍須繳付按揭所造成的困境,並有人建議以擴大租金補助取代驅逐禁令。此外,法院訴訟程序可能迫使租戶揭露移民身份,反而增加其面臨聯邦執法風險。

自今年年初以來,ICE探員在南加州多地展開大規模突擊行動,在工廠、農場及社區拘捕數百名非法移民,引發抗議活動。美國最高法院9月裁定,允許ICE繼續執法,駁回關於其在拘捕過程中涉嫌種族歧視的上訴。

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研究顯示,在首次掃蕩行動後,全州就業率下滑3.1%,部份原因是(無證移民)勞工因擔心被捕而缺勤。

洛杉磯縣約三分之一人口為外籍移民,估計其中有80萬至100萬人屬非法居留。近月來,ICE突擊行動遍及家居建材店、洗車場、公車站與農場,許多家庭因此不敢外出,甚至取消節日聚會。

原文「LA County Declares Local Emergency Over ICE Operation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